嘿,各位看官!今天咱要唠唠山海经里一个超怪异的角色形天。这人呐,脑袋都被砍了,却还跟没事儿人似的,继续战斗。你瞧,他把乳头当作眼睛,用肚脐当作嘴巴,手里还挥舞着干戚,跟黄帝死磕到底。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像荒诞段子?可人家是正儿八经白纸黑字写在古籍里的,可不是瞎编乱造。更让人觉得邪乎的是,在那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爱尔兰,也流传着一个无头骑士的故事。这无头骑士,一手提着自己的脑袋,一手挥舞着由尸骨做成的鞭子,骑着马跑得那叫一个快,跟一阵风似的。一个是东方古老神话里的神,一个是西方民间传说里的鬼怪,他们都没了脑袋,却还能活动能战斗能传递信息。这俩地儿,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文化背景那是大不相同,可这形象却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撞脸现象,咱要是仔细琢磨琢磨,还真不像是简单的巧合。翻开那充满神秘色彩的山海经,有那么一段记载,格外引人注目。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这里说的是,形天和黄帝争夺神位,结果黄帝把他的脑袋给砍了,还把脑袋埋在了常羊之山。但这形天可没那么容易被打倒,他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双手拿着干戚,继续战斗。故事发生的地点常羊之山,在西北方向。这形天可不是虚构出来的角色,他的造型,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固定的模样,而且还不是个例。在山海经海外西经里,对形天的描述细致入微,风格非常稳定。干指的就是盾牌,戚则是斧头。黄帝砍了他的头,他就巧妙地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实现看说打的功能,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操干戚以舞。而且啊,这形天还有后代呢。大荒西经里提到了无首之国,说这个国家的人都没有脑袋,同样是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原文里可没有把这当成是幻想或者怪异的事儿,而是用一种很平常的语气,就像在记录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种一样,描述着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生理结构。
无首国旁边呢,还有个无肠国,那儿的人没有肠子,食物吃进去马上就排出来,可神奇的是,他们的心脏不会死,还能百年之后复生。山海经对这些国家的描述,用的都是非常常规的叙述笔法,没有掺杂个人的评价,只是单纯地陈述事实。咱都知道,古人写东西那是惜字如金,能写进正经典籍里的内容,那肯定不是街头巷尾瞎传的神神叨叨的故事。特别是这类人形变异的记录,常常夹杂在对山脉水域地理线索的描述当中,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古人实地亲眼所见。要知道,山海经成书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从战国初期一直到西汉中叶,经过了长时间的口口相传,然后才由文人抄录编排成册。所以,写这些异人的人,说不定真的见过听过相关的事儿,甚至还画过相关的图像呢。就像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说的,山海经皆为记史,实非虚辞 。这么看来,形天无首国无肠国这些内容,可不是作者随手乱写的,而是成体系的记述。从形象的稳定性故事的封闭性,再到写法的理性化,都在给我们传达一个非常明确的暗示这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保存档案。
形天这个无头仍能战的人形神祇,就像是打开了整套无头人系统的大门。说完了东方的,咱再来看看西方的民间故事。在爱尔兰,有个很有名的角色,叫无头骑士Dullahan 。他可不是什么吓人的妖怪,而是一个信使。他手里拎着自己的脑袋,胯下骑着一匹同样没有头的黑马。他出现可不是为了吓唬人玩,而是来报丧的。只要他一出现,就意味着有人即将死去。他身上最让人觉得恐怖的,不是他没脑袋的样子,而是他使用的工具。他的马鞭,是用人类的脊骨做成的他的马车,是用墓地的材料打造的他的眼睛,是苍蝇那种会动能旋转的复眼他的皮肤,就像发霉的奶酪一样。而且他轻易不开口,一旦开口说出一个人的名字,那个人马上就会死。看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这些描述似曾相识?没错,山海经里形天一族,虽然没有头,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感知和行动方式。
西方传说里的Dullahan,脑袋被砍下来,拿在手里,却依然能够认人报丧骑行。他们都在无头的状态下,有着行动力意识,还能对人产生威胁。Dullahan的记载时间比山海经要晚一些,他详细的造型多出现在13世纪之后的爱尔兰传说里。不过,他最核心的能力无头却仍有神通,和形天简直一模一样。而且,像这样的无头形象,在西方还不止一个。在中世纪欧洲的手抄本里,就有多处对无头人的记录,他们被称作Akephaloi 。古罗马的博物志亚历山大传奇也都记载过亚历山大在征服东部边疆的时候,碰到过无头人部落。这些人脑袋不在脖子上,而是在胸口的位置,走路的时候,看起来像是低着头,实际上眼睛在肩膀那儿。你说这奇不奇怪?巧了,这种身体结构,山海经里也有类似的描述乳为眼脐为口 。再把时间拉近一点,19世纪的图文版点石斋画报,画过形天。这张画里,一边是拿着斧头战斗的无头将军,另一边是正在升起的黄帝。
在那个民族危亡的时期,这类图像代表着抗争者不屈者 。还有在西游记里,灵吉菩萨化身成说书人,无头但能语,把唐僧吓得不轻,以为遇到了神迹。是不是感觉很熟悉?这就是文化的延续。文学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流,神话则是沉淀在河底的宝藏。刑天从山海经走进了西游记,变成了灵吉僧。而Dullahan,也从凯尔特神话走进了断头谷魔兽世界 。两套不同的文化系统,两种不同的语言,却都在讲述着一个相似的轮廓。这就是一种神奇的巧合,也可以说是文化上的共鸣。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见过彼此,而是大家都有着相似的思考。形天与Dullahan,虽然身处不同的大洲,诞生于不同的年代,但他们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神性结构无头战斗信息传递。在山海经里,无头对于形天来说,不是失败的象征,而是抗争的开始。形天被砍了头,却还高举着斧头继续战斗,他的这个动作叫舞 。干戚齐出,这不仅仅是战斗的姿态,更是一种仪式,代表着他永不放弃的斗志。
在爱尔兰传说里,无头骑士也不是弱者,他能够带走人的灵魂,宣布人的死亡,他是祭祀神Crom Dubh的化身。农民们为了祈求丰收,要祭祀他死人要想走路,也得跟着他。他既是死亡的代表,也是生命价值的一种体现 。所以说,这两位不管名字地域文化相差多远,都在传达一个共同的主题当人失去了像头这样重要的主体功能之后,依然能够行动思考传递信息发出警告。这背后,其实是一种生存哲学,是人类在面对失控状态时,依然保持意志的极限想象。那为啥这两个来自不同文化的形象会如此相似呢?答案可能有这么几种。第一种,也许古人真的见过一些相似的畸形人种。在战场上,或者遭遇瘟疫的时候,又或者在那些还未被完全了解的野人世界里,可能真的存在没有头嘴巴位置奇特的人。古人看到一个,就想象出十个,慢慢地就编成了一个族类的故事。第二种可能,是图像传播。古代的丝绸之路草原之路水路航道,让不同地区的文化得以交流。
东方的一些奇异形象,可能就通过这些途径传到了西方,无头人的形象就这样在不同文化里流传开来,变成了一种大家都知晓的通货 。还有一种可能,是文化无意识。当人类面对死亡灾祸创伤这些困境的时候,本能地会想象出失去头却还能活着的场景。这是人类对强大生命力的敬畏,也是对死亡权力的一种质疑。山海经记录的,是一条文化的线索,线头是形天,线尾是天残之国 。西方传说记录的,是另一条线索,线头是Crom Dubh,线尾是无头骑士。这两条线,穿越了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地域,在人类的心理深处交织成了一张网。所以说,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呼应。神话可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对现实的一种变形回答。它隐藏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人类面对死亡苦难缺陷时,如何对抗的底层逻辑。当形天挥舞斧头的那一刻,虽然听不到刀斧的声音,但几千年之后,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舞动干戚所带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