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赋》 大漠之北,塞雁南飞之处,有佳人之名,传千古而不朽,昭君者也。其容华绝代,美胜春华。 余从汉地之远途,涉山川之险阻,临胡地之广漠,思昭君之旧事。其始也,生于荆楚之地,灵秀所钟,身如柔柳扶风,面若芙蕖映日。蛾眉轻蹙,似含淡淡幽情;星眸流转,便惹无限情思。选秀入宫,岁月空度,寂寞于掖庭之中,徒有倾国之色,不见君王眷顾。 当单于来朝,求亲于汉。昭君者,毅然请行,舍汉宫之荣华,赴朔漠之苦寒。于是整行装,别故土。车马辚辚,载佳人之远愁;旌旗猎猎,映丽影之孤凄。登程之日,回望汉家宫阙,云遮雾绕,恰似心中幽梦,渐远渐消。 至于匈奴之地,风沙漫卷,胡天辽阔。昭君入毡帐,为阏氏。其心也,怀汉家之恩义,存和平之宏愿。以娇柔之躯,承两国交好之重责。胡服加身,不失婀娜之态;胡语盈耳,更添别样风姿。教胡人以汉家礼仪,传汉地之农耕织作。匈奴之人,皆敬其贤德,慕其美貌。 其行于大漠之中,仿若明珠落于黄沙。风吹秀发,似弱柳舞于朔风;步摇轻颤,如星芒闪烁其间。虽风沙常袭,而容颜不改其丽;虽毡裘在身,而仪态愈显其庄。 时见牛羊遍野,暮云合璧。昭君独立于草原之上,思汉家之明月,念故乡之青山。然其志坚,知一己之牺牲,换得两国之安宁。岁月悠悠,其德馨远播。汉匈之间,因昭君而息干戈,通商贸,文化相融,边民安乐。 嗟夫!昭君之美,岂独在其貌,更在其心。其爱国恤民,为和平而远嫁,虽身死而名留青史。千载之下,人犹念之,其事迹如诗如画,永传于世,令后世之人,感佩其高义,赞叹其贤德。
《昭君赋》 大漠之北,塞雁南飞之处,有佳人之名,传千古而不朽,昭君者也。其容
阿呆的闻鸡起舞
2024-10-03 19:38:32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