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多言赋》 时维暮岁,序属桑榆。人至老境,当知谨言。观世之老者,或喋喋不休

阿呆的闻鸡起舞 2024-09-28 22:39:41

《诫多言赋》 时维暮岁,序属桑榆。人至老境,当知谨言。观世之老者,或喋喋不休,而致烦扰无数;或碎语频仍,从而灾祸暗伏。故思作此赋,以诫多言,且参道家之妙义。 夫老者,经岁月之沧桑,历世事之沉浮,阅历既丰,经验亦厚。本应德馨而受人敬重,奈何多嘴,反失其尊。往昔韶华,恰似梦幻泡影,虽有辉煌之事,亦为往昔陈迹,不必常挂嘴边。道家云:“道可道,非常道。”言语者,难以尽述人生真意,多言之举,恰似逆于自然之道。岁月悠悠,已至暮年,正宜守静,如深谷幽林,静谧无言,却蕴含无限生机,此乃道家“无为”之境。 多言者,恰似聒噪之鸦,碎语频传,招众人之厌。每有闲言,便如投石于湖,涟漪泛起,纷争顿生。邻里之间,因多言而结怨;亲友之内,为碎语而生嫌。言语者,本为沟通之具,然多嘴则成伤人之刃,祸殃之端。道家讲“希言自然”,过多言语有违自然和谐,破坏人际关系之平衡。 吾闻古之智者,讷言敏行。今之老人,亦当效之。修身养性,寡欲清心。闭口则能归宁静之境,少语方可免是非之扰。静守内心之平和,观世事之变幻,如闲云野鹤,悠然自得。此乃道家“致虚守静”之妙,心无杂念,不为外物所扰。名利之事,淡看即可;往昔荣光,莫再追念。道家视名利如浮云,往昔之事,皆为过眼云烟,不应执着。 于斯时也,老者应安闲度日。心宁则有清风徐来,意定则可安然入眠。守拙于尘世,辞往昔之纷扰,悠游于岁月长河,尽享余年之福。岁月虽老,然心可年轻;多言既诫,自能祥和安康。道家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者知足守静,自可安享天年。 嗟乎!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老来岁月,珍贵无比。莫让多言损其美好,且以宁静伴此残年。愿老者皆能悟此理,闭口修身,安然向晚,此乃善之善者也。此中真意,合于道家之精髓,愿君细品,以得养生处世之妙法。

0 阅读:2
阿呆的闻鸡起舞

阿呆的闻鸡起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