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一图看懂明代女子“发髻”样式

🪞明代女子的发髻样式丰富多样,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趣味和社会风尚。我们一起跟着不烦兔看看明代女子流行的发髻样式吧~ - 🪞三小髻 三小髻是未出嫁的少女常常会梳这种发型,特点是将头发分为三部分,每部分都梳成一个中空如环形的发髻,这些发髻可以梳在头顶、额上或者其他地方。 - 🪞牡丹髻 牡丹髻在明代苏州地区流行,后逐渐传到北方。这种发式属于高髻的一种,特点是梳编时将头发拢结在头顶,挽成单椎或双椎,耸立于头顶,有时还会在髻后施双绺发尾。 - 🪞堕马髻 明代女性的发型多以“挽鬓”和“高鬓”为主,以“挑心髻”、“堕马髻”为辅。这些发型都是根据明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发型所代表的不止是明代女性的美,更能代表明代的一种文化审美。 - 🪞三绺头 明代女性的三绺梳头,从明末开始,前绺发际逐渐膨大高耸,这一变化持续到清初,至康熙时期发展到顶峰,变得既宽且高,宛如钵盂倒扣。 - 🪞挑心发髻 这种发髻的特点是将头发在头顶正中高高挽起,形成一个类似心形的发髻,通常较为蓬松,有时还会在发髻的顶部或两侧插上簪子、钗子等头饰,以增加装饰效果。 - 🪞狄髻 狄髻,又称䯼髻,是明代已婚妇女在正式场合所戴的一种头饰,通常由银丝、金丝或马尾、篾丝、头发等材料编成,外面常常覆盖一层黑纱,形状类似圆锥,罩在头顶的发髻上。 - 🪞双环髻 特点是将头发盘绕成环形或半环形的发髻,通常位于头顶或头部两侧。环髻的形式多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当时的流行趋势进行变化,但基本的环形特征是其显著标志。 - 🪞围髻 围髻又称“络索”“云髻”,周环发髻以簪戴。最早见于宋代,到明代形制略有简化,在一根弧形金质横梁上钻小孔,其下穿系带子以坠珍珠、宝石、璎珞等装饰,珠络长可垂到额际。 -

评论列表

独卟小丑
独卟小丑 2
2024-09-10 00:26
感谢科普
豆友199075162
豆友199075162 1
2024-09-09 23:17
强烈安利太棒了
HM
HM 1
2024-09-09 22:54
第一个好少女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