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冬天,身处在鸭绿江边的百姓总能听见对岸传来的炮火声,有时甚至还会看到美军飞机低空掠过。
在当时,对于我们这个刚刚结束百年战乱的国家,百姓们都在猜想难道又要被卷入新的战争了吗?
当时的我国,连铁钉都要叫”洋钉“,汽车飞机全靠进口,如果参与战争 ,真的能打赢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吗?
当然了,如果选择不出兵,那么我国东北的工厂、矿山,还有千万百姓的安稳日子,又能不能保住?
这一连串的疑问,不仅压在当年领导人的心头,也藏着新中国能否站稳脚跟的关键答案。

要讲清这场战争的抉择,我们先简短回顾一下在1950年的夏天。
时间在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原本是半岛内部的纷争,却在短短几天内就被美国强行拉进了大国博弈的漩涡。
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当天就下令,让第七舰队开进我国海峡,美其名曰“保护我国一部分”,实则是把新中国的统一大业拦腰截断。
这还不算完,很快在9月15日,美国的麦克阿瑟带着所谓的“联合国军”就在仁川登陆,一时间战局逆转,美军一路向北推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在当时的东北,可不是现在大家印象里的黑土地粮仓,而是新中国唯一的重工业基地。
从军阀张作霖时期留下的兵工厂,到日本人修建的钢铁厂、煤矿,再到刚恢复生产的机床厂,全国超过70%的重工业产能都集中在这里。

可嚣张习惯的美军根本不管边境线,于是在8月27日那天,就派4架美军P-51战斗机就越过鸭绿江,对着我国吉林临江的居民区扫射,当场打死打伤10多个百姓;
随后又在9月22日,又有13架美军飞机闯进安东(现在的丹东),炸塌了火车站的仓库,还把江面上的我国的渔船打成了筛子,11个渔民连人带船沉进了江里。
这样的消息也很快传到北京,毛主席知道后,在中南海的书房里来回踱步。
因为在桌上摆着两份报告,一份是东北局送来的,说边境各县已经开始组织百姓往内陆转移,工厂的机器拆了一半,可重型设备根本运不走;
另一份则是军委的评估,说美军一个师的火力,比我们一个军还强,人家有坦克、有飞机,咱们连像样的防空武器都没有。
而且更难的还是经济,据当时的资料显示,在1950年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才679亿元,人均不到100元,要是真打仗,那么粮食、弹药、药品都得靠咬紧牙关省出来!
可要是不打,那么等美军在朝鲜站稳了脚,我国的东北就会直接成了前线,到时候若再想发展,怕是连安稳拆机器的时间都没有了。

同时还有一件让人捉摸不透的事情,就是当时的苏联态度也让局势更复杂。
因为在刚开始,斯大林其实根本不想直接和美国对抗,为此还劝我国”谨慎出兵“,可是在暗地里却给我国递了个”橄榄枝“?
那便是要是我国出兵,苏联可以提供武器援助,还能派空军掩护。
当然了这援助不是白给的,因为此时的斯大林心里打的小算盘,谁都清楚,因为要是我国不出兵,那么苏联就得亲自下场。
到时候朝鲜半岛的港口就会会成为苏联远东舰队的基地,也正好能弥补失去旅顺、大连的损失。
为此这一独特的局势,让对于新建立的我国来说,真的可以说是个两难局:要么自己出兵,守住家门口;要么看着苏联占了朝鲜,东北的安全还是没保障!

在毛主席权衡利弊后,在同年10月上旬,开了好几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争论得相当激烈。
有人说我们要先搞建设,等强大了再打?也有人说美国就是纸老虎,不打他他就会欺负到头上。
这样的会议,反复开了几场,直到10月13日,毛主席最终拍了板:“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这句话背后,是毛主席对局势的清醒判断!
因为美军真的是占了朝鲜,势必会把导弹架到鸭绿江边,到时候我国就得在东北常年驻扎百万军队,修防御工事,原本计划的”一五“计划就根本没法搞;
另外更严重的是,到时周边的国家都会觉得我国好欺负,也许真到那时,连越南、缅甸这些邻国,可能都不敢再和我国建交,新中国在国际上就真成了孤家寡人。

在毛主席拍板后,我军在10月19日晚上,志愿军第一批部队悄悄跨过鸭绿江。
在当时没有出征的仪式,没有鲜花,匆忙集合的战士们有的还穿着单衣,他们背着炒面,为怕被美军发现,秘密的快速进入朝鲜。
志愿军的这一参战,任谁也没想到,这场仗一打就是两年零九个月,同时这次参战也真正打出了众多场让世界震惊的硬仗。
如云山战役,这是志愿军和美军的第一次交手,39军的战士们拿着日式步枪、手榴弹,硬是把美军的开国元勋师,骑兵第一师打垮了,缴获的坦克、汽车堆了满山;
还有让大家都熟知的长津湖战役,零下40度的天气,战士们趴在雪地里,连枪栓都冻得拉不开,可还是把美军陆战一师逼得从兴南港撤退,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还有上甘岭战役更是成了美军的噩梦,这场仗美军以为用炮弹就能把山头炸平,于是每天倾泻几万发炮弹,把上甘岭的山头削低了两米。
可志愿军战士躲在坑道里,白天扛着轰炸,晚上就摸出去反击,这样的争夺让美军打了43天,付出了2万多人的伤亡,最后还是没能拿下这两个小小的山头。

抗美援朝最终是我们胜利了,但是这场战争的代价是沉重的,197653名志愿军烈士永远留在了朝鲜!
他们中有刚满18岁的新兵,有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还有放弃了海外学业回国参军的知识分子。
但是胜利的意义,却比牺牲更重!因为在1953年7月27日,美军将领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时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将军。”
可想而知,当时的美国是有多狂?同时这句话背后,又是我国战士是多么的万众一心,舍生忘死!
同时在国际地位上,我国又是怎样的改变及提升!这场抗美援朝之后,从此再也没人敢小看这个新生的国家。

重要的更实在的好处是,为中国赢得了更好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因为苏联看到我国能顶住美军,才真正把我国再次当成“盟友”!
156个重点工程也很快落地,从钢铁厂到飞机厂,从发电厂到机床厂,这些项目成了我国工业化的家底。
当然了,要是没这场胜利,苏联肯定不会真心帮我国搞建设,而且东北的工厂也可能在美军的威胁下搬来搬去,我国的第一个“一五”计划能不能顺利完成,也许还真得打个问号了!
所以现在我们再回头看,1950年的那场抉择,真的就是一场豪赌,结果是咱们中国赌赢了!
当然了肯定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无数战士的鲜血,靠领导人的战略眼光,靠全国人民的支援!
正是我国这种特有的上下一心的力量,让我国在最困难的时候,打出了一场扬眉吐气的战争!

如今的鸭绿江边,早已没有了炮火声,当年的断桥也成了纪念遗址,江面上的游船载着游客,看着对岸的朝鲜风光。
可我们不该忘记,现在的和平,是当年的战士们用冻僵的手、流尽的血换来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讲的抗美援朝的意义!它不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更是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的立国之战!
不管时间过去多久,它都会告诉世界:中国人民不好惹,惹火了是不好办的;
同时也在告诉我们自己:只有敢于斗争,才能赢得尊重,才能守住属于自己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