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生活好像被一股巨大的不安全感所包围,活在一团忽明忽暗的阴影里。
一切焦虑其实都源于恐惧。
每当停下来时,恐惧就会蚕食我们的内心,让自己无法正常享受生活。
即便有兴趣爱好,也会被恐惧感冲淡,许多快乐的事情都让人提不起兴致。
打游戏、看剧、玩耍都变成了人生的反面,是恐惧感的加速器。
内卷的气息在体内反复流窜,任何GAP的时间都会让人产生羞耻感。

这好像成了一大部分东亚人克服不了的难题,我们活在世上,似乎从来不是为了享受人生的,而是成为被一种不适感驱使的工具。
我们恐惧明日的收入会变少,恐惧父母的身体会出问题,恐惧一切也许是大趋势的意外。
我们的生活缺乏保障,而社会像一把大尺,度量我们的一切,让我们随时可能原形毕露。
因此,我们学会了不花钱,消费带来的快乐变得极其短暂,很快会转变成恐惧的筹码。
为了能够找到恐惧的突破口,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做好多事情求一个破局的机会,但成效甚微。
我们极其厌恶上班,像许多公众号说的那样,人们发现上班似乎没什么用。

我深有体会,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上班只能勉强填饱你的肚子,解决我们最低层次的需求。
而且上班是我们情绪和精力的索取者,它能够轻而易举把我们榨干。
它不会带我们脱离恐惧,却总是伴随着伤痛和疾病。
可就算嘴里喊着躺平,现实中却没有几个人那么做,因为我们只是被恐惧驱使的工具,无法自由做出选择。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萦绕不散的恐惧呢?
01不要停止交流
与人交流极其重要,他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会丰富你的人生。这种交流并非工作上的交流,而是观点与情感的交换,这些交流会成为情绪出口,驱散内心的恐惧。
尝试着与五花八门的人们交流,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如果遇到了价值观一致的人,你们的大多交流都将成为你生活的助力。
02亲近自然
大自然能够治愈一切,从近两年的旅游热可以看出,人们通过欣赏世界寻求心灵的解脱。
“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大自然从不会对你有任何看法,它只会将最真实的一面拿出来供你欣赏,柔美或是壮观交由你评定。

广阔的天空带你走出恐惧的角落,清凉的风使你舒适平和,叮咚的流水让你重新找回生命的节奏。
甚至不必走得太远,哪怕是家边的公园,都会让你觉得花红柳绿正向你发出亲近的信号,它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恣肆生长着,从不在意后天的狂风暴雨。
03学会不寻求意义
最后,你要真正地学会做一些似乎是无意义的事情,哪怕坐在阳台发一天呆,看着车水马龙的流动,欣赏楼下孩子们的跑跑跳跳,直到夕阳西下,世界回归静止,感受天地吐息的节奏。

时间会随之变慢,直到你发现你的恐惧感不再繁殖,渐渐地你会某一瞬间发觉,你可以做好一件事情了,不急不躁、不紧不慢地,让世界的节奏顺于你,相信了自己是生活的主角,而他人永远是NPC。
《关于我爱你》中有的两句歌词:“超脱和追求时常是混在一起”,“去挥霍和珍惜是同一件事情”。
也许当我们理解了这两句话的意义,我们就真正走出了恐惧。
而那时,我们也会明白职场中盛行的那哲理:“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最后祝生存在纷繁世界的我们能永远保持松弛,做自己心中正确的事。不寻归途,不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