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太久是什么感觉?2018年,104岁的科学家,在家人的陪同下远赴瑞士安乐死,

元昊聊文化 2024-04-17 18:56:49

活得太久是什么感觉?2018年,104岁的科学家,在家人的陪同下远赴瑞士安乐死,在30秒后突然睁开眼,语出惊人,让众人哭笑不得。 原文登载于凤凰卫视 2018-05-11 关于活够了,104岁科学家瑞士寻死之旅的报道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关于安乐死的讨论逐渐在世界各地掀起热潮。英国等国家还涌现出推动安乐死合法化的相关机构,旨在赋予那些在病痛折磨中的患者和家属以选择死亡的权利。 曾经年满104岁的科学家大卫·古道尔曾在接受安乐死时,留下了“怎么这么慢”的遗言。这短短几个字,充满了对生命的疑问和对死亡的戏谑,展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观。 古道尔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辉煌。身为植物学家和探险家,他在科学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发现和贡献不仅使他声名显赫,也激发了无数后来者的热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参军或继续科研的抉择,古道尔毅然选择了后者。他坚信,通过科学探索和知识传播,同样能为祖国和人类事业做出贡献。战后,他成为了学术界的翘楚,深受年轻一代的敬仰。 尽管已是百岁高龄,古道尔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他热爱冒险,甚至独自乘坐火车前往达尔文,险些在荒野中迷失方向。他对自由和未知的向往,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然而,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无法抗拒。104岁那年,一次意外摔跤使得古道尔的生活陷入困境。他只能依靠轮椅行动,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对于这位一生在野外探险的科学家而言,行动受限无疑是难以忍受的折磨。他开始怀疑生命的意义,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表现出异常的平静。 “只有当一个人达到我现在的年纪和境遇,才能真正决定是选择生存还是死亡。”古道尔的话语表达了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理解。生命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如何活出尊严和价值。 古道尔并不是一时冲动做出安乐死的决定。实际上,早在驾照被吊销之时,他便加入了一家安乐死权益组织。只是当时时机尚未成熟。 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家人的理解和尊重,古道尔最终决定前往瑞士寻求合法的安乐死帮助。 离别故乡澳大利亚那天,他向家人微笑挥手告别。在举行的“死亡发布会”上,他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泰然处之,对记者表示:“我期待明天能够结束自己的生命。” 次日清晨,在贝多芬的《欢乐颂》旋律中,古道尔按下了安乐死药物注射按钮。然而,就在众人惊讶之际,古道尔突然睁开双眼,轻松地说出了那句“怎么这么慢”。 这句话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哭笑不已。30秒后,他就这样风趣幽默地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令人回味的生命智慧。 古道尔的安乐死无疑引发了对这一话题的热烈讨论。支持者认为,活着饱受病痛折磨远比死去更加痛苦,每个人都应有选择死亡的权利。而反对者则担心安乐死会被滥用,从而导致人权受到侵犯。 古道尔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与其一生的经历和处境是分不开的。他渴望用自己的方式结束生命,以免生命的最后时刻遭受折磨,体现出生命的意义和人的尊严。 总的来说,古道尔的故事昭示了每个人对生命意义和尊严的追求。面对生老病死,我们应该怀着平和的心态,用智慧对待生命的终极考虑,而非被生命禁锢和死亡吞噬。 古道尔的最后30秒,不仅体现了他对死亡的直面和超然,更彰显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尊重。这位百岁科学家用生命诠释了自由、勇气和幽默,为世人昭示生命的尊严不容被剥夺。从这个意义上说,古道尔堪称自由与勇气的化身。

0 阅读:2093

评论列表

吴公

吴公

23
2024-04-18 22:37

我辈之楷模

战狼-自豪 回复 04-19 06:59
你死不起你信不?

用户10xxx63

用户10xxx63

3
2024-04-22 09:40

对生死超然态度,懦弱者总觉得不可思议

元昊聊文化

元昊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