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缪可馨作文全文的文本分析

缪可馨,一位五年级的小姑娘,上完袁老师的两节作文课后,坠楼而亡。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期待公权力的介入调查。我们仅就目前所

缪可馨,一位五年级的小姑娘,上完袁老师的两节作文课后,坠楼而亡。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期待公权力的介入调查。我们仅就目前所能看到的那篇引发争议的作文,来做一番全面的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自媒体流传的多不完整,而缪可馨微博上的作文图片则是完整的,我们的分析也以此为基础。先看全文如下。

作文的标题是《<三打白骨精>读后感》,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作文题目,谁能料到竟引发人命血案。所谓的《三打白骨精》,是收入课本的《大圣三打白骨精》。改编自《西游记》中的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尸魔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白骨精。细读《西游记》原文和改编文,可知重点之一都是在展示唐僧和悟空师徒之间的矛盾,白骨精不过是个催化剂。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袁老师和缪可馨之间的复杂关系,先按下不表。

正文第一段,缪可馨在指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非常“有意思”后,又加了一句看似无关的话,即这篇文章的出处是“罗贯中的《西游记》”。六神磊磊读金庸公众号上有一篇文章叫《袁老师这作文改的什么玩意》,指出这个“错误”,并说:“缪可馨一开头说《西游记》是罗贯中写的,这是真正要纠正的,至少,是目前不能被支持和认可的,袁老师却看不出来…这恰恰暴露出一个现实:越是那些最没有学识的人,比如袁老师之辈,往往最热爱片面追捧所谓的正面的能量。”引申评价我们先不看(这段话有明显的知识精英倾向),值得指出的是,学界对于《西游记》的作者至今莫衷一是,罗贯中也是潜在的可能者之一。如果像文章中所说,这是缪可馨文中的“硬伤”的话,那可能有些错怪缪可馨了,虽然我们不一定能看出缪可馨留心到《西游记》作者的复杂性,但这也是可能之一,先保留在这里。

第二段开始介绍具体的故事,我非常赞同《袁老师这作文改的什么玩意》中的意见,认为缪可馨对于细节、颜色、物品等的关注,都显示出她的写作潜力,但我并不认为袁老师对这段的修改存在问题。请注意,这篇作文的题目是读后感,故事的复述是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而不是写得越详细、越具体就更好。但是,可不可以详细地写呢?我觉得也可以,这不是故意偏袒谁,而是从作文出发,努力客观评价的结果。

第三段第四段开始,是这篇作文的中心部分,也就是读后感。可惜,自媒体往往只关注第三段,而忽略了第四段。事实上,袁老师所批注的“传递正能量”五个大字,并非只针对第三段而发,而从批改痕迹上来看,真正触动袁老师的是第四段而不是第三段,因为在第四段上,袁老师用力地画了一个大大的×,表明对这一段的极端不认同。这也是我们要分析的重点。

先说第三段,原文如下:“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说实话,这个看法,很多公众号文章称赞缪可馨是独立思考,但我的学生指出来,这是很一般的教学答案,我们很容易就能百度到相关的表述,当然,缪可馨并没有抄袭,只是加以借鉴,写作业嘛,本来如此,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为什么之前可以当作答案的话,到缪可馨笔下就要被袁老师批评了呢?

感谢学生的提醒

这也就不得不看出近年来风气的转变,戴震曾愤慨地指出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以理杀人的现象,只不过现在变为以正能量杀人了,真是可悲!可幸的是,戴震所身处的社会,是“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而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对缪可馨之死表达了同情和关注,氛围已经截然不同。社会风气转移,袁老师是不是就一定要以此来评判作文呢?要解开这个谜团,就不能不说第四段文字。

第四段原文如右:“文中的孙悟空除恶务尽,本领高强,身手不凡,他对师傅忠心耿耿却常常被冤枉。唐僧他为人善良、斯文、迂腐、轻率,但缺乏统治者狡诈的一面,有时候就特别不明事理。”这段文字,知乎上有如下的分析:“里面除了说唐僧‘缺乏统治者狡诈的一面’这一句有点莫名之外,其余也是主流观点多年盖章的结论,至于这一句,我宁可相信是孩子稚气未脱之下的用词不当,也许她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唐僧‘缺乏领导者沉稳老练的一面’云云。”

我们不去猜测,但确实,这段话也基本上是主流看法,为什么袁老师批到这里打上一个大叉呢?可见这两段读后感,虽然都是中规中矩的答案,第四段却更加惹怒了袁老师,于是大笔一挥,来了个定性。我们要拨开的是,袁老师为什么读这一段感到愤怒?这就不得不说唐僧和悟空之间的师徒关系,恰好对应着袁老师和缪可馨。据报道,袁老师对缪可馨较有意见,在于她语文成绩很好,却不去上袁老师的课外辅导班,这等于是断人财路。也许缪可馨并不知道自己语文成绩第一却不去上袁老师的辅导班,对于袁老师的业务展开形成多大的压力,但很显然,袁老师从这段唐僧师徒关系的文字中,读出了自己的痛点,并因此而愤怒不已,先是用红笔在“被冤枉”下面划线或想要划掉讽刺唐僧的词语(可能理解为在讽刺袁老师?),后面气不过,又打上大大的叉!

日本《绘本西游记》插图

文章的最后一段,呼应开头的“有意思”,还呼吁大家都去看《西游记》,却被袁老师直接删掉了。这个删改很不理性,跟第二段的删改有本质上的不同。第二段的删改是有理由的,最后一段首尾呼应,虽然是套路,却也不必全删。这似乎也透露出袁老师在批改过程中,因第四段而引发的怒气未消,因此殃及池鱼,把没什么大问题的结尾删了。

现在我们可以就这篇作文的批阅给出一个小结。缪可馨的作文,除了概述故事情节方面较为感性、具体之外,其他部分作为读后感,是一篇中规中矩、甚至比较套路的作业,所发表的看法也不过是多年应试教育所传授和认可的标准答案式的回答。我们不必拔高缪可馨的思想境界,但就是这样一个循规蹈矩的小姑娘,写出一篇中规中矩的作文,却因为文章中引发的成年人的遐想,而被袁老师有目的地否定了。假如不是在赌气,缪可馨何以怎么修改都不合袁老师的心意呢?可见缪可馨到最后都没有弄明白袁老师的目的,因为袁老师根本不会说出这个目的啊,可怜的孩子怎么明白呢?最后只能在气愤中一跃而下。

老师对于学生的打击报复,学生是很无奈的,尤其是借着“正能量”的大招牌来进行。我们常感叹学生揭发老师课堂上有不当言论,却没有想到老师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来压制、打击学生!袁老师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师生教学范围,应该让有关部门介入彻查。而缪可馨之死,会不会像多诺米骨牌那样引发大讨论,就要看我们能否得到一个真相了。而袁老师与缪可馨之间的关系,恰好映证了《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对该回的总评文字:“世上以功为罪,以德为仇,比比而是,不但行者一个受屈,三藏一人糊涂已也,可为三叹。”而缪可馨的屈死,更令人扼腕。

来源:​鸿爪爪

评论列表

水晶
水晶 40
2020-06-16 11:06
评论家永远能分析出连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的观点,中国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
water
water 16
2020-06-16 11:49
西游记的本意就是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满满的负能量?为什么不将它下架,还拿出来学习?“负能量”不能拿来评判这位逝去的小朋友!

UC网友86xxxx1342 回复 06-16 12:36
西游记确实是揭露黑暗,没问题,但是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引发内心正能量,不要只看到西游记的黑暗面这有问题吗?真正的恐怖在于小学5年级就知道跳楼,还有他们是不敢做的事吗?

小周 回复 06-16 14:18
呵呵,这个作文是一个星期前发布的作业二,他的作业还是从网上抄的,第三老师只在纸上写了一个传递正能量,而且老师没有对他进行任何批改,并且这都是学生自己改的,修改的同学一共有七位。

UC网友15xxxx3079
UC网友15xxxx3079 14
2020-06-16 12:44
我觉得重点在她没上老师的课外辅导班,怎么没人关注这点,课外辅导班这个毒瘤何时能被清除。
5G冲浪
5G冲浪 12
2020-06-16 10:39
呵,放我小时候不得每年死365回?不是有人锤她作文的结论是抄的吗?一字不漏。
楼兰传说
楼兰传说 12
2020-06-16 14:42
你这是典型的负能量,信誓旦旦,一本正经抵毁老师,五年级的孩子世界单纯一点,写与思是一致性的,不能让孩子过早进入成人世界

qzuser 回复 06-16 15:10
终于有个明白人了

召唤指间的风
召唤指间的风 10
2020-06-16 11:20
一直在别的群里看怎么诅咒许可馨,大家都说这货死了就好。结果诅咒有效,却标记错了目标[捂嘴巴]
vendy_2008
vendy_2008 9
2020-06-16 13:19
正能量,让物理老师去解释一下成不成立先,现在的老师动不动就来这个,虚头巴脑,祸害无穷啊!
暗物质
暗物质 8
2020-06-16 08:22
非常赞同笔者的分析,这老师就是在报复。打卡等待结果。
訫♀◆落♂殇
訫♀◆落♂殇 8
2020-06-16 11:01
批改个作业也能跳楼还能说什么,
周公
周公 8
2020-06-16 11:05
不是都被查出是抄袭的了吗,也对,现在中国早就没有抄袭了,都是融梗

wasd1235900 回复 06-16 15:05
不就是想看抄袭的感悟吗?老师不就是想让学生这样吗

夜色初晨
夜色初晨 6
2020-06-16 05:32
以理被杀的老师也不少,学校快变成那什么了,得包各位顾客满意,还没有小费
UC网友40xxxx3595
UC网友40xxxx3595 6
2020-06-16 13:34
没打没骂,老师正常批改作业,也能使学生跳楼!脆弱
老白开
老白开 5
2020-06-16 14:53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跳楼自杀与作文有关联,一切都是她父母的臆想,小编在带节奏,这么容易跳楼,应该从父母身上找原因
Rockets
Rockets 5
2020-06-16 14:27
过分解读,
那刹那永恒
那刹那永恒 5
2020-06-16 15:20
主要不是私立学校,你看私立学校,还有这些鬼事,公立学校解散了吧,到时候有求私立学校老师的时候,免费的,得不到尊重而已。你要花几万去上小学,按照公立学校现在这鸟样,你会哭,为啥呢?不就是公立不花钱,你有底气呗。什么公立学校要成绩,要排名,你们都闹,怕打击孩子自尊心,私立学校的,花几万的就不怕打击孩子自尊心?就变的怕不排名了,怕花的钱白费了
好不好
好不好 4
2020-06-16 12:03
不能说抄袭,那叫引用
佛系青年☞随缘☜
佛系青年☞随缘☜ 4
2020-06-16 10:24
作者是说到点上了,孩子那几段话明显只是从网上摘抄的“无心”之言,应付作业罢了。只是老师却不是心灵无暇的小孩子,结合背景,很容易推断出老师肯定误以为这两段话是在讽刺她,要不然不会全部划掉没什么问题的句子,更不会有一个大大的叉号,这是老师情绪激动的表现。
UC网友82xxxx0764
UC网友82xxxx0764 4
2020-06-16 11:12
语言暴力在文明社会杀伤力是很大,因为独生子女成长环境决定小孩抗打能力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位老师的德肯定有问题。

风起 回复 06-16 15:15
你知道语言暴力?你了解全部事情?你能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安静的等官方结果。别站在道德制高点扣帽子。你这些大帽子扣到老师身上之后你想过其他老师以后要怎么执教吗?你想过你孩子的老师怎么教学生吗?你想过以后老师还敢批改学生作业吗?这些你想过吗?细思极恐、以后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就是玻璃娃娃不能碰、不能热了、不能凉了、要不然就碎了!呵呵不敢想这样在学校能学到什么,怎么在社会生存。

steven 回复 风起 06-16 19:30
不,他没后代的。

用户16xxx69
用户16xxx69 4
2020-06-16 13:44
大家说,原罪是什么?
星辰大海WSK
星辰大海WSK 4
2020-06-16 15:04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UC网友17xxxx0478
UC网友17xxxx0478 3
2020-06-16 13:06
类似什么什么帮的东西真的要好好反省一下,让孩子过早接触这些东西,真的好吗?
Londa
Londa 3
2020-06-16 15:25
年幼的生命也换不来对教育的反思
蜡笔小新观赏中
蜡笔小新观赏中 3
2020-06-16 15:17
生命可贵,珍惜生命。这种最基本的教育要由家长重视起来
回见z
回见z 3
2020-06-16 13:03
这个不错的读后理解阿,传个毛正能量,什么都正,自己的想法都给你扼杀了
四眼福
四眼福 3
2020-06-16 15:27
我认为大家又被带节奏了,缺少上课时的视频,还小女孩其他同班同学的采访视频,也缺少小女孩平时性格如何,和同学交往如何,家庭状况如何,平时此老师对小女孩如何,有否区别对待?不交待清楚这些,就凭批的几个字小女孩会跳楼,如何向天下人交待?
UC网友15xxxx4672
UC网友15xxxx4672 2
2020-06-16 11:39
官方已经辟谣,班级监控和同班同学已经作证,老师只写了五个字,只是要求多些正能量。无良媒体乱编乱造,文中红笔勾勒处全是孩子自己删除,无良媒体发布内容居心叵测,现在的媒体,为了流量真是什么都能编出来。已举报
席亣亣
席亣亣 2
2020-06-16 13:31
这个世道,都错位了,孩子是地雷,家长是老师,老师是保姆,小编是法官
UC网友11xxxx6522
UC网友11xxxx6522 2
2020-06-16 14:56
这些日子,跳楼的可真多啊,哎
蜡笔小新观赏中
蜡笔小新观赏中 1
2020-06-16 15:16
辅导班?可以开吗?
UC网友37xxxx6698
UC网友37xxxx6698 1
2020-06-16 14:41
孙悟空暴力执法打死白骨精,妖命也是命啊!
无争
无争 1
2020-06-16 14:27
最后一段老师没删吧?
游客you
游客you 1
2020-06-16 18:39
孩子太可惜了!为这个孩子感到心疼。看到有些人评价说做老师不容易啥的,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就事论事,文中这个老师和我们整体的教师队伍要区分开,我们只评论涉事教师,他代表不了教师行业这个人群。新时代的教师辛苦,我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是看在眼里的,尤其是今年疫情,作为家长更是能体会到老师们的艰辛。而涉事教师本身存在问题这是肯定的,她和孩子之间已经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已经牵涉到一定的利益问题了,所以她绝不能代表教师行业。我们信任并支持的是那些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教师们,而不是这个对孩子抱有一定目的老师给予肯定。通过这次事件,让我深切体会到利欲熏心这个词语的杀伤性了,'利'伴心间,言行失德。
简单会更幸福
简单会更幸福 1
2020-06-16 12:40
老师确实有点难当!但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材施教……是基本职责啊!
UC网友27xxxx1539
UC网友27xxxx1539
2020-06-16 00:43
不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