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军队动辄一个部队就有数千门火炮,甚至上万门火炮。炮兵比例大大超过其他国家陆军。其实明军主要都是50-100斤小炮,把小型火炮当鸟铳来耍。而火铳则以火门枪为主。 因为,明军的对手主要是南下抢掠的蒙古人。这些人机动性强,随机性强,还有很强的突发性。因此要求,明军必须行动迅速,为此明军非常喜欢装备大量小炮,哪怕后来有了红夷大炮主要也是守城,而不是野战。 就是到了大顺军李自成的时候,大顺军主要也是小炮为主。因此到了山海关大决战的时候,李自成精锐军团没有1门红夷大炮,吴三桂明军有12门红夷大炮却都是守城的。 只有参战清军装备有35门1643年造神威无敌大将军野战炮+97门野战型红夷大炮。因此,在山海关清军有绝对炮火优势。 到了潼关大战,李自成根本就没有想到清军野战重炮兵能直接强攻。在战场上,1月11日清军野战重炮兵开始进行炮火覆盖,1月12日清军就破潼关城墙,数日后大顺潼关守将投降。李自成被迫放弃陕西,向湖北大规模转移。
明朝军队动辄一个部队就有数千门火炮,甚至上万门火炮。炮兵比例大大超过其他国家陆军
深深的看一眼世界
2024-02-04 14:46:46
0
阅读: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