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做方言局的人一定是个天才,这一期《现在开始喜人聚会》也太好笑了,比正片还要好笑。
《喜人聚会》一般分两个部分,前半段是游戏,后半段是狼人杀。

这集前半段的两个游戏分别是数数和方言版快乐传真,第一个游戏,张呈仿佛被做局了,数数甚至直接被杨雨光玩成了“抓肠粉”。

数数是聚会上最常见的游戏之一,只不过喜人聚会的是方言版。
规则是每位喜人用家乡话给自己起一个名字,然后大家开始报数,最后一个没来及报数的人的失败 ,如果多人喊出同一个数字,先喊出对方的名字获胜。
先输三次的人将受到惩罚。
这个游戏难的不是喊出数字的契机,而是记住桌上所有人的名字。
尤其当这些名字都是方言之后,难度翻倍,有些听都听不懂,更别说记住,还得念出来了。

喜人们给自己都起了什么名字呢?
北京人马东用的是“盖了帽了”,就是特别好的意思;徐州的杨雨光是“接啦龟儿”,据他说就是蚕蛹;合肥的张兴朝叫“臭鳜鱼”,好懂是好懂,但“鱼”的发音令人上头;大连人泰维叫“海马鲜”,是一种海菜,他说起方言来让人想起毛豆;淄博人王继续给自己起的名字是“坐屋扎子”,就是马扎的意思。
沈阳人李昕季晔叫“嘎拉哈”,这个好像很多人都知道,是羊拐,也是一种童年游戏的道具;北京人孙天宇叫“咯吱盒”,是一种食物;漠河人李飞给自己起的是“苞米瓤子”,这个很好理解,就是玉米芯子,银川人李逗逗给自己起的名字是“辣糊糊”,是一种宁夏小吃。
感觉大家都很喜欢用吃的当代号,可能一旦提起家乡,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美食吧。

最搞笑的还得唐山人海宝和是湛江人张呈。
海宝给自己起名为“安徽板面”,大家很迷惑,你一个唐山人,为什么叫安徽板面?
海宝表示,河北唐山最正宗的美食就是安徽板面。
难不成安徽板面也跟重庆烧鸡公跟重庆没关系,海南椰子鸡是深圳美食一个道理?

湛江人张呈原本给自己起的名字是“簸箕烧”,也是一种食物。
但大家都不懂是什么东西,张呈解释了一下制作过程,泰维问了一句:肠粉吗?
马东一锤定音:你就叫肠粉吧。

整个桌上,就张呈的名字最好记,这也为之后的游戏埋下伏笔。

第一轮,马东和张呈同时喊出了10,虽然张呈已经第一时间喊出了“盖了帽了”,无奈肠粉只有两个字。
字少就是有天然劣势,谁来也没辙。

由于张呈已经被扣一分,杨雨光直接盯上了他。
看到张呈嘴巴动,他立刻喊出数字,并说出:肠粉。
张呈甚至都没来得及张嘴。
杨叔叔全程盯着张呈,虽然也不是每一次都能抓到,但依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成功让张呈出局。
如果较真的话,可以发现,从第二次开始,杨雨光喊数字就比张呈慢半拍,有作弊的嫌疑。
不过,毕竟只是游戏,为了做效果,也只能牺牲张呈了。
第二轮,难度升级,在名字之前,大家要用方言打招呼。
其他人加的都是“吃了吗”“干哈呢”之类的,到了张呈,他想加个“大家好”,结果被杨叔叔提出反对意见,他表示,广东人比较洋气,所以要用“嗨”。
于是,大家一轮加下来,“嗨,肠粉”依然是字数最少的。

好在这一次,张呈躲过了杨雨光的狙击,而张兴朝则成了大家集火的对象。
这真的不能怪大家针对他,他真的太搞笑了。
一开始跟海宝撞在一起,一个只记得臭鳜zu,一个只记得安徽板面,两个人互相用手指高强度指指点点,就是说不出正确答案。

叽里呱啦一大堆之后,张兴朝终于率先想出了“你奏啥呢”。
这一幕直接给李飞笑出了眼泪。

接下来,他就开始被重点关照,第一次,杨雨光和王继续明显跟在他后面喊的。张呈都忍不住出来主持公道,大喊:还有没有王法。

马东选择各打五十大板。
但下一轮张兴朝又跟海宝和李昕季晔撞上了,这次海宝扳回一城,还完成了双杀。

最后一次,张兴朝跟泰维撞上了,急得老人嗷嗷叫唤,但于事无补,只能接受惩罚。

快乐传真的部分也蛮好笑的。
第一组的内容是“纹身师闭眼给我绣了一脸”,这挺难的,好像算是歇后语,但也并不很流行,再加上方言,难度就更大了,尤其是排在第二的还是张兴朝,合肥话真的很难懂。

果然,到了张兴朝那里就开始自由发挥了,除了跟纹身师口型很像的“卫生纸”之外,他还根据杨叔叔的动作,追加了一个词“裤子”。
虽然在传递的过程中,这一组甚至动用了道具,但从一开始就跑偏的路注定一败涂地。

第二组的词是“baby,我们的感情好像跳楼机”。
海宝看起来不太冲浪,没有领会这句话的意思,好在第二棒的李逗逗是年轻人,根据前面几个字猜出了正确答案。

第三棒的张呈也是如此。
但他往下传递的时候,需要用粤语,这让李飞彻底懵了。
就算张呈加上了蹦跶的动作,也无法挽回。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凭借“baby,我”这两个词获胜。

讲道理,这一组除了海宝都是年轻人,对这个梗应该不陌生,如果把张呈放在最后一棒是很有可能全对的。
不过,如果这样,或许就没有节目效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