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发起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至今已三年有余,战火依旧熊熊燃烧,毫无平息的迹象。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中,美国一直充当着乌克兰的“庇护者”角色。
他们不仅为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装备、给予巨额资金援助,还联合了一众盟友,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

可以说,他们是双管齐下,誓要让俄罗斯第二次解体。
然而,近年来俄罗斯媒体却纷纷指出,美国的这种行为,绝对是在自食恶果。
他们不仅未能使俄罗斯解体,反而严重破坏了自己针对中国的战略布局。
这些媒体还提出了一种观点:美国所谓的“对华开战窗口期”,正在逐步关闭。

这种说法有依据吗?难道美国真的想要对华开战?下面就让我们来细说一下。
美国插手俄乌冲突绝非一时冲动之举,而是蓄谋已久的战略谋划。
自冷战结束后,美国始终将俄罗斯视为潜在对手。
他们一直在推动的北约东扩,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压缩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空间和国际影响力。

2014年,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半岛,美国立刻认定,此举对其在欧洲的主导地位构成了威胁。
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
倘若俄罗斯通过克里米亚控制了乌克兰,那无异于在欧洲大陆插入一枚钉子,美国对欧洲的掌控力必将大打折扣。
于是,美国便开始怂恿俄欧对立,并且在乌克兰扶持自己的代言人。

终于在2022年,经过了多年的准备之后,俄乌冲突全面爆发。
而美国则迅速行动起来,以“世界警察”的姿态介入事件之中。
为达到拖垮俄罗斯的目的,美国拿出了真金白银,让乌克兰去战场上消耗。
自2022年起,美国已向乌克兰投入超过118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其中军事装备援助涵盖“标枪”反坦克导弹、“海马斯”火箭炮、M1A1坦克等先进武器。

同时,美国还联合欧盟、G7等盟友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制裁。
他们冻结俄罗斯央行的海外资产,将俄罗斯排除在SWIFT国际支付系统之外,限制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出口,试图从经济层面掐断俄罗斯的命脉。
美国一系列干预行动看似声势浩大,然而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俄罗斯的经济水平仍在稳步提升。
相反,乌克兰、欧洲,甚至美国自己,却遭到了战争的反噬。

乌克兰人哭爹喊娘,如今已有十几万人死于战火。
而欧洲,除了经济被战争拖成了负增长,能源供应也陷入了困境。
2022年冬季,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至每兆瓦时300欧元,德国民众的取暖费用大幅增加,英国的电费涨幅也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更为严重的是,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过度投入,导致其战略资源分散。

2023年,美国智库CSIS发布的一份报告明确指出,美国现有的工业基础难以支撑如此巨大的资源消耗。
而到了2024年,就连美国国防部也承认,援乌行动致使美军自身武器库存告急,“标枪”导弹每月产量仅为几百枚,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此外,美国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欧洲事务,导致其在亚洲地区的战略部署出现空缺。

近年来,中国军事实力持续快速提升,而美国却无暇顾及亚洲局势。
有专家指出,美国此举犹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让中国借着这个机会,变成了能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军事巨无霸。
《俄罗斯报》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对华开战的窗口期正在逐渐关闭,主要原因在于中美两国制造业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工业领域,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军者,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总产值的30%以上。

以军舰建造为例,中国每年能够下水至少6艘军舰,总吨位超过八万吨;而美国仅能造1.8艘,总吨位两万吨不到。
一旦发生军事冲突,中国造船厂如果马力全开的话,能够以每年30-40艘的速度扩充军舰数量。
而美国的造船厂设备陈旧,且面临严重的工人短缺问题,维持现在的速度就已经勉为其难了。
长此以往,中国军舰数量超过美国,是板上钉钉的事。

除了制造数量之外,中国近些年在军事科技方面的进步,也有了超越美国的趋势。
2024年,中国055型驱逐舰在南海进行军事演习,其配备的112个垂直发射单元,超过了美国伯克级驱逐舰的96个单元,而且还有“一箱多弹”的能力,火力优势明显。
而且,歼-20、歼-35两款隐形战机,也经常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能力,其先进性能令人瞩目。

更主要的是,中国的两款六代机已经开始试飞,研制进程领跑全世界。
反观美国,F-22战斗机生产线早已关闭,F-35战斗机故障连连,六代机F-47仍然停留在PPT上。
此外,中国的多款高超音速导弹也已亮相,其范围覆盖海陆空,其射程和速度均优于美国的同类型武器。
有了这些先进武器的加持,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实力,已经慢慢超过了美国。

甚至可以说,美国的关岛基地,都已经处于中国的攻击范围之内,不算是绝对安全区域了。
2023年,美国空军上将迈克?米尼汉曾预测,中美可能在2025年爆发战争,但是很显然,这一假设的可能性早已不复存在。
中国崛起的步伐不断加快,深陷各种危机的美国,已经难以追赶了。
从2024年开始,中国在南海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同时,在台海地区,每年几次的“联合利剑”演习,更是牢牢锁住了宝岛。

面对这种情况,一向霸道的美国人,仅敢派遣少量军舰进行象征性的远程观察,根本不敢靠近。
而相应的,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军演,我解放军的电子侦察船却经常“乱入”到他们的阵形里。
这种“主客易位”的感觉,真是把美国人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
应该说,美国被俄乌冲突牵扯了大部分的精力,让自己错失遏制中国的机会,这确实是他们的一步臭棋。

而让美国更加被动的是,由于实力被大量消耗,他们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开始逐步下降。
欧洲盟友对美国的领导力已经产生了质疑,亚洲的日本、韩国虽然表面上仍紧跟美国,但内心也开始产生动摇。
相反,中国在科技和经济领域的发展势头,如今却越来越强劲了。
2025年上海进博会上,中国展示了无人驾驶汽车、量子通信等先进科技成果,吸引全球目光。

同时,中国在5G、AI、芯片等高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也对美国形成了有力的挑战。
而且现在,美国企业的供应链,也在诸多方面依赖中国,这让他们可能采取的制裁行为根本无法展开,否则就只能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总体而言,美国制造和插手俄乌冲突,确实是一次大大的失策。
他们遏制俄罗斯的目标未能实现,反而导致欧洲局势动荡不安,自身也消耗了大量战略资源。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在针对中国的战略布局上,也遭受了重大挫折。
现在真的要是和中国动手,他们已经基本没有胜算。
如果美国不及时调整战略,重新进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话,就极有可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被远远甩在后面。
到时候,他们不仅失去在欧洲的优势地位,在亚洲地区也将难以有所作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