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南沐,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负责人

(随处可见的小唐蜜柜冰糖葫芦无人售卖机)
在2023年的社交网络间,一个名为“小唐蜜柜”的项目悄然走。
它打着“智能零售”“无人售货”的招牌,
声称只需投入1万元,9个月后就能获得1.48万元的收益,回报率高达148%。
不少参与者被这诱人的宣传吸引,以为找到了一个轻松赚钱的“被动收入”渠道。
然而,这层甜蜜包装之下,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庞氏骗局。
01冰糖葫芦包装下的资本陷阱
虚构的“老字号”背景
小唐蜜柜自称由河南小唐蜜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使用的是“蜜小凤”品牌。
该公司在宣传中声称其为“中华老字号”“中国著名品牌”,并列举多项荣誉作为背书。
但经核实,在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名录中,并没有“蜜小凤”的任何记录。
这显然是虚假宣传——一家成立于2022年8月的公司,如何能成为“老字号”?
高回报诱饵的真相
小唐蜜柜向投资者承诺了两种收益方式:
A模式:每天返现80元,6个月可赚1.44万元;
B模式:每天返55元现金+25蜜值,9个月可赚1.44万元+蜜值分红。
表面上收益诱人,但稍加计算就能发现问题。
一支糖葫芦售价9.9元,成本约5元,单支利润仅4.9元。
一台机器每天需售出至少11支,才能覆盖55元的返现。
这还未包括机器成本、运营费用与公司利润。
显然,仅靠卖糖葫芦根本无法支撑如此高额的返现承诺。
02传销内核:拉人头才是真实目的
多层级的推广机制
小唐蜜柜真正的盈利来源并非销售糖葫芦,而是发展下线。
其推广制度设计极具诱惑性:
购买1台设备,推广分润10%;买5台,分润比例升至45%;
推广100台,按45%分润,每日可获3600元,6个月理论收益高达64.8万元。
这种机制明显带有传销的“拉人头”性质:
买得越多,分润比例越高,激励参与者不断拓展下线。
合伙人制度的猫腻
更夸张的是其“合伙人制度”:
出资20万元可代理一个区县,每增加一个区县代理权需再投入20万元。
推荐新合伙人还能获得多重奖励,形成清晰的层级结构。
这种依靠发展下线形成层级关系,已涉嫌违反《禁止传销条例》相关规定。
03骗局瓦解,监管出手
资金链断裂
依靠高额返现吸引资金的模式注定无法持续。
庞氏骗局的本质是用新投资者的钱支付旧投资者的收益,一旦新资金进入速度放缓,资金链便会迅速断裂。
2023年初,不少投资者发现返现突然中断,合同尚未到期,上家却已失联。
部分投资者前往郑州公司所在地,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执法部门介入处罚
2023年3月,小唐蜜柜因涉嫌传销被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
4月,再被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市场监管局立案。
执法部门依法冻结了小唐蜜柜相关的支付宝、银联、微信及对公账户。
最终,罗田县市场监管局对河南小唐蜜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出没收违法所得521万元、罚款180万元,合计701万元的行政处罚。
04如何识破此类投资陷阱?
警惕不合理的高回报承诺
任何远高于市场正常回报率(如年化超50%)的投资项目都应高度警惕。
真正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不会承诺“稳赚不赔”,更不会依赖发展下线盈利。
认真核实企业资质
投资前务必查证公司注册信息、经营资质与品牌背景。
以“蜜小凤”为例,一家成立不足一年的公司自称“老字号”,明显违背常识。
识别传销基本特征
如项目要求缴纳高额入门费,以发展下线作为主要收益来源,并形成明显的层级关系,则极有可能涉嫌传销。
必须清醒认识到:
真正的商业价值应来自产品或服务本身,而非依靠拉人头构建的虚假繁荣。
05总结
“蜜小凤小唐蜜柜”的案例提醒我们,面对高回报的投资宣传,必须保持理性判断。
骗子常常用“糖衣”包裹陷阱,利用人们追求快速致富的心理实施欺诈。
投资没有捷径,踏实经营才是长久之计。
任何看似轻松的“躺赚”机会,背后都可能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请大家提高防范意识,守护好自己的财产,远离此类非法集资与传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