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国男篮主教练郭士强在五棵松体育馆公开训练后的采访中,披露了两球员的近况:曾凡博因感冒正调整状态,但精神与训练质量俱佳;备受关注的内线大将余嘉豪,则因行程密集过度疲劳,被国家队“保护性放弃”,无缘本次世预赛窗口期。

关于余嘉豪的缺席,郭士强直言,余嘉豪仍在西乙联赛,若赶在28日对阵韩国队前归队,仅有短短两天调整时间,高强度赛事下伤病风险陡增。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此前全运会引发的争议。
余嘉豪代表浙江队出战时,在对阵广东、上海的关键战役中分别登场 38 分钟、36分钟,这样的高强度使用让其西乙俱乐部坎塔布里亚极为不满,直言“在欧洲是无法想象的”。因此也有了虽然下午就是对阵广东的决赛,余嘉豪也不得不在上午返程西班牙,还要发机场照片给对方证明。

要知道,全运会并非FIBA认证赛事,坎塔布里亚本有权拒绝放行这位外援身份的核心中锋。最终的放行已是重大妥协,而超长出场时间彻底触碰了俱乐部的底线。欧洲篮球向来注重球员健康管理,尤其对身高2.24米的内线球员,会严格控制出场时长以规避伤病,余嘉豪在短期内连轴征战国内外赛事,早已让俱乐部忧心忡忡,甚至在全运会半决赛后发出归队最后通牒,否则将面临解约风险。

本次世预赛窗口期,男篮内线本就面临人员紧缺:杨瀚森正在海外联赛打拼无法归队,虽有焦泊乔补位,但周琦仍是唯一的正统中锋。面对韩国队快速灵动的打法,内线深度不足很可能成为致命短板,可即便如此,国家队也不敢贸然要求余嘉豪归队,一旦球员在国家队受伤,不仅会影响其海外职业生涯,更可能彻底激化与欧洲俱乐部的矛盾,未来海外球员的征召或将面临更大阻力。
这场人员风波,更引发了关于球员使用理念的深度思考。欧洲俱乐部对余嘉豪的保护,本质上是长期主义的体现,而国内赛事中 “死用核心” 的模式,虽能短期追求成绩,却可能透支球员职业生涯。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球员登陆海外联赛,如何平衡国家队荣誉与俱乐部利益、如何科学规划球员出场时间,已成为中国篮球必须破解的课题。想当年姚明征战NBA的同时还要兼顾国内大大小小的比赛,中国队短期内成绩是得到了保障,但最终造成了姚明早早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