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音乐缘计划2》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就是门尼创作的这首《爱丽丝卿》。
这首歌曲不仅词曲棋逢对手一般的形神兼备,更与《音乐缘计划》这档原创音乐节目的主题相呼应。
在越来越多的音乐裁缝、分析爆款投机取巧的当代乐坛,能够以“原创”“孤品”这样的立意来创作一首歌曲,它是英雄,它特立独行,它值得歌颂与推崇。
关键是这首歌曲的两个版本,通过不同的编曲和演绎方式,唱出了两种不同的境界,都深得我心。
但我更喜欢周深的这个版本。

周深演绎的这版《爱丽丝卿》,有了周深的深度参与,是专属于周深风格的版本,风格更鲜明。
这首歌的主题立意就是成为“孤本”,所以,这首歌曲的编曲也摒弃了大流行的常规做法,而是融合了爵士和雷鬼元素,既自由又轻快,带给人不一样的音乐体验。
同时,这首歌曲在整体编排上也非常有新意,它更像一部音乐剧,充满戏剧张力,并充分展示出了周深的多种演唱技法,最终成为了自由而富有张力的惊艳“孤品”。
比如“拉斐尔满墙圣母像 不够我漂亮” “贝多芬被谁甩后才写出月光”最后落点“要不如你也可以像他那样,不用两败俱伤”
这种积极乐观的词作,不把任何高标当作榜样的态度,就是“原创 ”的魅力。周深以轻快的节奏感唱出,别有风味。

而到了副歌,也没有纯粹的发泄情绪,而是收放自如,自由中带着态度,与主歌调性保持一致。
“大好时光,没空装你的条条框框”这样不屑他人标准、自我定义的态度,加上他干脆利索的演绎,既松弛又坚定。
间奏段,周深化身“乐器”,哼唱着,自由律动着,他真的是在享受音乐,他的“人声乐器”丝滑得与编曲融为一体。
而且,他加入了《致爱丽丝》的旋律哼唱,让这首歌曲的元素更丰富,也让这首歌更加的鲜活。
每一个舞台,周深都有自己的想法,并落实到歌曲中,而不是单纯地等待演唱,这样,才能完美地表达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
这首歌曲的大胆改编,也让歌曲的主旨“孤本”“独特”变得具象化,而他自由的运用其多种演唱技巧,才让他完成这独一无二的“孤本”表演。

在《音乐缘计划2》舞台,周深越来越自如,也越来越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就是个自由的音乐精灵。
重要的是,他与其他歌手的最大不同,是他不仅仅寻找和自己适配的歌,而是一次次突破舒适区,将一首首作品进行编曲上的创新融合,赋予作品新的灵魂。
就如这首《爱丽丝卿》,他亲自参与制作,像一位沉浸于故事中的讲述者一样,以一种轻松、松弛又独特的方式,让大家看到了他的态度、他的价值观、他对歌曲的独特理解。
爵士与电子音乐的独特韵律,呼应着此作品中的“孤本即是真迹,独特就是光芒”的主题,让形式与内容完美融合。
表演结束,谭晶也忍不住夸赞周深用了多种演唱技法。
他的嗓音使用多变,真假音丝滑切换,咬字处理刻意营造慵懒、戏谑感,如同"音乐剧独白"般,让人在演唱的每个瞬间,都不由自主被吸引。
而他对这首歌的处理既内省又肆意,通过细腻的语气控制和收放自如的力度,用声音完成了这场"孤本亦是真迹"的个性宣言。
《音乐缘计划2》的意义就在于此,原创音乐人的DEMO,它提供的不是唯一"标准答案",而是鼓励歌手基于同一首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再创作,从而让舞台异彩纷呈。
每个人的人生也都是一首歌,同样祝福我们每个人,活出迥异于其他人的人生“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