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董倩问当年明月:“你一本书就赚了4100万,为什么还不把工作辞了?”然而当年明月的回答却让董倩花容失色。 当年明月的原名叫石悦,他出生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就喜欢读历史书。 12岁时,他就在读《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 然而高考时他却未如愿考入历史系,而是被广东商学院经济学专业录取。 毕业后,他进入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工作,成为一名公务员。 当年明月一不喜欢喝酒吹牛,二不喜欢呼朋唤友胡吃海喝。 每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生活,让他觉得生活缺少了点乐趣。 于是2006年,他以“当年明月”为网名,开始在天涯煮酒论史板块写网文,名字叫做《明朝那些事儿》。 不料,他一发出来就引发了众人的关注。 随后的三年里,他白天上班,晚上写作,愣生生坚持了三年,写出了200多万字的《明朝那些事儿》,一举成名。 当年明月成名后,央视知名主持人董倩就想采访他。 采访那天,当年明月足足迟到了2小时。 董倩有点不悦地问:“现在是名人了,一本书稿费就赚了4100万,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吧?” 当年明月气喘吁吁不好意思地说:“实在抱歉,我一下班就马不停蹄地骑自行车赶来了。” 董倩很好奇:“”赚了这么多钱,又是畅销书作家,为什么不把工作辞了,全职当作家? 当年明月回答说:“月薪3000的工作绝对不能丢,我爸告诉我说,你出多大名也好,赚多大钱也罢,你都得有一份正经工作!” 董倩问:“你觉得作家不算正经工作吗?” 当年明月:“在我看来,不算什么正经工作!” 董倩接着问:“你希望多年以后人们怎么叫你?历史研究者、畅销书作者、还是历史爱好者?” 当年明月说:“忘了我就行,我不想名留青史,也不想永远这么大红大紫。” 董倩很不解:“别人想红都红不了,你为什么不想红?” 当年明月云淡风轻地说:“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在历史长河里,每个人都太渺小,不想青史留名。” 董倩又问:“你拿了4100万版税,有什么花钱计划吗?” 当年明月笑着说:“买两个馒头,想蘸红糖蘸红糖,想蘸白糖蘸白糖,我这身衣服260块钱,为了上你们节目买的。” 一个人要想成功不难,难的是成功后,初心不改、本色不变,依然不被名利所累。 在这点上,当年明月就做得很好,一本书的稿费赚了4100万,但仍然粗衣布食,吃普通的饭菜、穿普通的衣服,出门骑自行车。 以前的生活怎么过,现在的生活就怎么过,一既如往的保持不变。 放眼整个名人世界,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清心寡欲的当年明月。 也只有境界高的人,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红尘中,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名利所累,不被权势所困,不被情感所惑。 作者|梁小黎 编辑|知愚 #妙笔生创作挑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