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要宰美国一刀,稀土协议只是开始,蒙总理称开采还有另外条件 稀土矿资源,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鲜少涉及的神秘名词,最近却像闪亮的明星一样登上了国际舞台。 蒙古和美国的“打得火热”可谓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角逐,却也暴露了两国的独特谋算。 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这一次赴美,被外界解读为一场政治游戏的精彩绽放。 他的豪言壮语,将蒙古与美国比作“政治价值观”相投的“第三邻国”,简直令人感叹他的“政治心灵相通”之道。 可是,当他毫不掩饰地揭示了蒙古国内基础设施不足、腐败问题重重,导致稀土矿资源运不出去,需要外国投资者先行“破财”的时候,笑声便在世界各地响起。 蒙古想要开矿,却提出“要开矿就得给钱”的条件,这着实令人咋舌。 美国想要稀土,却发现必须先把钱花出去,这让人不禁想象这场“矿争”是否正在进行一场“宝藏寻找者”的逆袭剧情。 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蒙古和美国的政要们穿着“印第安纳琼斯”式的探险家装,手持地图、罗盘和铁锹,齐心协力地寻找那个隐藏在贫瘠背后的“矿山宝藏”。 蒙古国的“矿业兴国”战略,本是一场雄心勃勃的计划,然而却在现实面前显得有些“短路”。 就像是一个坐拥巨大宝藏的国家,却忘记了修路、修桥,结果宝藏被自己关在了门外,就算别人愿意来找,也进不了门。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一个笑话,说是蒙古国发现了一个金矿,但找不到通往金矿的路,于是就打算卖路费。这个笑话或许将成为蒙古和美国稀土争夺战的最佳注解。 而在这场“矿争”中,美国也并非一帆风顺。曾经寄希望于特朗普签署的那份“摆脱中国稀土”的行政令,如今看来似乎也不过是一场空欢喜。 特朗普下台后,中国迅速发出了限制镓、锗金属出口的信号,美国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矿山探险计划”。 美国曾试过N种方案,但依然无法替代中国在稀土领域的霸主地位。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美国政府在全副武装下,带着金属探测仪,蹲守在废旧电子垃圾场,像是在进行一场“金属捡漏大作战”。 在这个笑话连篇的世界里,稀土矿资源争夺战仍在继续,蒙古和美国或许会继续争斗,披荆斩棘,最终谁能笑到最后,恐怕还真不好说。 但在这些国家角力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发展的真正王道——修路、建设基础设施,才能稳固发展的大厦。 所以,不管是蒙古还是美国,如果想要在这场“矿争”中脱颖而出,或许应该先找找自己的“修路矿”,才能在财富的宝山中畅通无阻,笑傲稀土天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