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任正非对公司的员工们说:“谁要是能给华为拉来1000万的赞助,我让他带薪休假一年。”结果出人意料。 1993年,华为处于困难时期,那时候任正非没有流动资金,他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在了研发和产生交换机上面。 这款交换机推向市场的时候,早已经有其他的产品进入市场,所以华为的交换机销路不畅,导致公司的资金周转不开。 为此,任正非想到了去银行贷款,可是把资料交了一家又一家,银行都把他拒之门外。 走投无路,任正非只好回公司对员工们说:“谁要是能给华为拉来1000万的赞助,我让他带薪休假一年。” 但是员工们听了,却在心里琢磨:“这么大的一笔钱肯定借不到,公司要完蛋了!” 任正非看着没有人回应他,便不再说什么,转身走了。 员工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公司周转不开,要是这样,我们还不如辞职走人算了!” 几天后,任正非办公桌上的辞职信堆积如山。 他很是惆怅:“为什么公司面对这样的困境,却没有人愿意帮忙?” 任正非自然没有等来员工1000万的融资,只好选择去借高利贷。 不过,这件事让任正非开始反思华为的制度。 很快,他就意识到传统的雇佣关系已经不适用了,公司好不好,员工都是拿点工资。 怎么才能要求他们跟华为一条心呢?让员工像老板一样为企业的发展操心呢?那就是合伙制了。 此后,任正非就在华为内部推行了合伙制,先将核心员工变成企业的合伙人,让核心员工在华为当小老板。 再把华为的基层员工进行利益捆绑,做多得多,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留在华为,一起与公司共同发展。 任正非的这一招帮华为留住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绝地重生,有了今天的辉煌。 很多公司的老板,都把股份看得很重,不愿与人分享,一味的希望员工永远对自己忠诚,死心塌地为自己干活。 还总是抱怨员工不懂得感恩,公司一旦有麻烦,跑得比兔子还快。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任何一个创业当老板的人,不也是不愿意给人家打工才创业的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一直给别人打工,因为工资少、时间长、请假难,而且工资上升的数目有限。 但如果是有股份制的、有提成的、有奖励的,那就不一样了,因为上升的空间无限大,所以干起来动力干足、毫无怨言,继续想干下去。 只有老板能够体会到员工的不易,从员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员工才会把公司当做家。 作者|梁小黎 编辑|知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