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徐帆去北京念书,在杨立新家蹭吃蹭喝三年,徐帆来的时候,好饭好菜招待,徐帆不在的时候,他们家天天吃泡面,连青菜都舍不得吃,徐帆知道真相后感动地哭了。 杨立新出生北京,因为长相普通、为人老实,所以毕业之后只能演点小角色,勉强度日。 后来,杨立新和妻子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很快就有了儿子杨玏。 身负养家重担的杨立新,只能更加拼命地拍戏赚钱养家。 一次,杨立新去武汉演出时,认识了比他小10岁的徐帆。 两人一见如故,无话不说,很快就以兄妹相称。 徐帆跟杨立新说,自己想去北京深造。 杨立新听了,十分支持她,并铭记于心。 回到北京后,杨立新就开始留意起这件事。 第二年春节,徐帆就收到了杨立新的信,信上说道:“中戏和人艺班要合办一个表演班,现在招插班生,你赶紧来报名吧!” 徐帆听后十分高兴,立刻就收拾行李来北京追梦。 来到北京之后,杨立新担心徐帆初来乍到,吃不惯学校里的饭菜,就热情地邀请她到家里作客。 徐帆也不客气,隔三差五就来杨立新家大吃一顿。 杨立新的妻子十分热情好客,每次都变着花样给徐帆做各种好吃的。 那时的徐帆一直体弱多病,因为贫血,经常头晕。 杨立新夫妇知道后,就给徐帆煮红糖水、买巧克力,以及各种营养品。 直到徐帆毕业几年后,徐帆才从同学那里得知,杨立新家那几年的日子并不好过。 夫妇俩为了攒钱给杨玏买钢琴,他们省吃俭用、节衣缩衣,每天都吃泡面,连一根青菜都舍不得买来吃。 只有徐帆来家里吃饭的时候,他们才会开火做饭,做各种好吃的。 为此,徐帆很是感动,但在感动的同时,她又是愧疚不已,说自己当时太不懂事了,给杨立新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 为了报答杨立新夫妇的恩情,徐帆把杨玏当成亲侄子一样看待。 在得知杨玏要进娱乐圈发展,徐帆就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帮助杨玏在娱乐圈站稳脚根。 冯小刚在拍《唐山大地震》时,年仅23岁的杨玏就担任了其中的副导。 冯小刚更是给杨玏安排了《非诚勿扰2》的副导。 杨立新是徐帆这辈子最大的贵人,在事业上给她指点迷津;在生活上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 而徐帆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竭尽全力地回报贵人。 一个人在最困难时期得到过别人的帮助,这段经历和恩情是最难以忘怀的,也是最触动人心。 作者|梁小黎 编辑|知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