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闵行区居民赵守兰女士向公众披露其长达三年的快递丢失维权经历,引发广泛关注。这不仅是一起普通的快递纠纷,更暴露出某些快递网点在服务管理、责任担当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严重缺失。
一、事件回顾:2022年3月寄出,至今未收到
2022年3月,赵守兰女士通过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双柏路与景西路交界处的京东快递(上海春申营业部),将一份重要包裹寄往安徽。该包裹内含:身份证社保卡、六套品牌衣服、六套鞋子、一套化妆品、日常用品及药品、总价值约人民币13,000元。
然而,包裹发出后迟迟未送达,收件人始终未收到货物。赵 守兰多次联系京东客服,均以“系统无记录”、“已签收”等理由推诿,最终杳无音信。
二、报警求助,警方介入仍难推进
2025年10月5日,赵守兰无奈之下报警求助。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曹行派出所出具了《案(事)件接报回执》,确认其报案内容为:“2022年3月,通过京东物流向安徽寄送物品,至今未收到”。尽管警方已受理,但案件进展缓慢,至今未有明确调查结果。
三、承诺书签署,却成“甩锅”工具?
2025年10月14日,在公安机关协调下,赵守兰与京东快递上海春申营业部负责人杜红光签署了一份《承诺书》。内容显示:“双方决定自行协商,无需公安机关介入调解
然而,这份看似“和平解决”的协议,实则掩盖了问题本质 ——京东快递并未真正承担责任,也未提供任何赔偿或查清 丢失原因。
更令人震惊的是,该营业部负责人杜红光竟自称是“京东上海春申站负责人”,但据公开信息,京东快递官方并无此站点注册信息,疑似为私人承包点或违规运营点。
四、现场实拍:监控覆盖≠安全保障
我们实地走访了“京东快递上海春申营业部”,发现其门头 标识清晰,墙上贴有“您已进入视频监控范围”的提示牌。 然而,监控是否真实运行?是否有完整录像?是否可调取?至今无人能答。
一个号称“全程监控”的快递站点,却在包裹丢失三年后仍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这究竟是技术故障,还是有意隐瞒?
五、消费者的痛:不仅是金钱损失,更是信任崩塌对于赵守兰而言,这笔快递不仅仅是物质损失,更是她对亲人的一份心意。身份证、社保卡的丢失意味着身份信息泄露风险;衣物、化妆品等生活必需品的消失,直接影响日常生活。
而最令人心寒的是:京东快递作为全国知名物流企业,面对如此严重的服务漏洞,竟长期置之不理,推诿责任,缺乏基本的客户关怀与企业担当。
六、我们呼吁:
京东集团应立即彻查上海春申营业部运营情况,是否存在违规承包、管理混乱等问题;
公开包裹丢失全过程调查报告,包括物流轨迹、交接记录、 监控调阅情况;
依法依规赔偿赵守兰女士全部损失,并给予合理道歉;
建立完善的消费者投诉响应机制,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快递末端网点的监管力度,防止“挂靠经 营”成为服务质量黑洞。
七、结语:快递不是“快丢”,服务不能“失责”每一件快递背后,都承载着用户的信任与期待。当快递丢失变成常态,当维权之路布满荆棘,我们不禁要问:谁来守护我们的包裹安全?谁来维护普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请记住这个案例:赵守兰,一位普通市民,用三年时间换来的,不该是一纸空头承诺,而应是一个公正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