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朝鲜驱逐舰出事故,金正恩暴怒!造船厂4大负责人被拘,不冤枉

文/编辑:大核有料5月21日,朝鲜新建造的5000级驱逐舰,在清津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最高领导真亲自到场观摩,这本是一件

文/编辑:大核有料

5月21日,朝鲜新建造的5000级驱逐舰,在清津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最高领导真亲自到场观摩,这本是一件喜事,可该舰居然在下水过程中发生严重事故

随后,这起事件的四名主要负责人被拘留。

那么,此次事故的原因是什么,被拘留的4名负责人到底“冤”不“冤”呢?

朝鲜新建驱逐舰出事故

要先了解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要从一个月前开始说起。

4月24日,朝鲜人民军海军5000吨级“崔贤”号在南浦造船厂顺利下水。

“崔贤”号可不简单,它从开工到下水仅用了400余天,满载排水量约5000吨,舰长142米,有74个垂直发射单元,还装了相控阵雷达。

或许是受到“崔贤”号成功下水的鼓舞,朝鲜趁热打铁,朝鲜紧锣密鼓地推进同级别二号舰在清津造船厂的建造与下水工作。

但造大型驱逐舰没那么简单,技术复杂程度极高,需成熟的建造工艺、先进的设备以及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

以往朝鲜造军舰,要么用重力式下水,也就是船尾直接滑入水中,要么用浮动干船坞,这两种方式都不会让船侧倾。

而清津厂之所以被迫用横向下水,是因为他们的码头既没有适合重力下水的斜坡,也没有南浦厂那样的浮动干船坞,说白了就是硬件条件跟不上。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工作人员对横向下水的流程不熟悉,操作时手忙脚乱,该同步移动的部分没协调好,结果船尾先卡住了,船体受力不均就歪了。

在这种战略压力下,清津厂可能为了赶工期,忽视了技术验证和流程磨合,最终酿成大祸。

这艘受损舰艇与“崔贤”号属同一级别,本应是朝鲜海军迈向远洋的又一坚实步伐,却因这次事故,发展进程被迫受阻,金正恩能不暴怒吗。

四名主要负责人被拘留

想法是好的,但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清津厂没有军工积累,连横向下水这种基础操作都没试过,就敢接这么重要的任务?

此次驱逐舰下水事故发生后,朝鲜迅速展开调查。

根据朝中社5月26日报道,朝鲜司法机关根据事故调查组查证的资料,传唤和拘留了对新建驱逐舰下水重大事故负有“重大责任”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军需工业部副部长李亨先。

在此之前,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总工程师姜正哲、船体总装车间主任韩京学和行政副厂长金勇鹤已被司法机关传唤或拘留。

这些负责人被拘一点都不冤枉,从事故原因来看,指挥和操作上的低级失误,反映出管理的混乱。

厂长洪吉浩作为船厂的最高管理者,对整体建造流程和人员培训、管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工程师姜正哲,理应在技术层面把控全局,确保各项操作符合科学规范,可事故暴露出在下水技术环节上漏洞百出,其失职显而易见。

船体总装车间主任韩京学,直接负责船体组装等关键工作,船尾下水滑板脱离等问题,说明在车间生产管理、质量把控上存在严重疏忽。

行政副厂长金勇鹤,虽主抓行政,但在协调资源、保障建造顺利进行等方面,显然没做到位,导致诸多问题未能及时解决,最终酿成大祸。

不按科学规律来,靠蛮力和想当然做事,这次不处理,以后还会出更大的问题。

结语

朝鲜想发展远洋海军,造大舰是必经之路,但造舰就像盖高楼,得一层一层来。

参考:

1. 直播日照:朝鲜新建驱逐舰下水时发生严重事故,金正恩观看事故全程:无法容忍 2025-05-22

2. 红星新闻:朝鲜公布驱逐舰下水事故细节:船尾下水滑板脱离搁浅,船底破孔导致船体失衡 2025-05-22

3. 中国新闻周刊:被金正恩严厉问责,这个“英雄造船厂”有何来头? 2025-05-23

4. 中国新闻周刊:被金正恩严厉问责,这个“英雄造船厂”有何来头? 2025-05-23

5. 中国新闻网:拘留三名责任人 朝鲜披露驱逐舰下水事故调查最新进展 202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