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11月11日(星期二)下午,靠近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新港口马瑞巴亚(Morebaya)港,几内亚西芒杜(Simandou)铁矿项目在多方见证下正式投产。该项目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绿地铁矿项目。所谓绿地铁矿项目,即从零开始建设、此前没任何采矿活动的新开发项目。矿区总面积约700平方公里,同时还配套建设了约650公里的跨几内亚重载铁路,靠近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马瑞巴亚港(Morebaya)。
项目预计在2028年实现满产,南北矿区各年产量6000万吨,占全球铁矿贸易量约5%,会深度影响全世界铁矿贸易格局。

项目历时六年,整体开发成本高达232亿美元,由至少六方牵头发展,包括几内亚政府、中国山东民企魏桥铝业(隶属中国宏桥集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英澳铁矿巨头力拓(Rio Tinto)、中国铝业集团(Chinalco)、全球最大铝土矿海运商新加坡韦立国际。据传,投入资金主要来自中国和澳洲力拓。其中,中国国有企业作为主要出资方,提供项目总体约75%的资金。
北矿区(1和2号矿区)由宏桥和韦立国际组成的西芒杜胜利联盟WCS负责。股东包括胜利国际集团(Winning International Group)、魏桥铝业(Weiqiao Aluminium)和联采供应集团(United Mining Supply Group),几内亚政府。
南矿区(3和4号矿区),则是澳大利亚力拓集团持有多数股份,其余股东包括中铝集团、宝武集团、中国铁路建设公司和中国港湾工程公司,以及几内亚政府。

中国副总理刘国中代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项目投产仪式。其他出席的非洲领导人包括卢旺达总统卡加梅(Paul Kagame),加蓬总统恩圭马(Brice Oligui Nguema),几内亚过渡总统敦布亚(Mamady Doumbouya),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

西芒杜铁矿在短短六年中发展起来的主要推手,是韦立国际集团创始人兼总裁孙修顺(61岁);他也是西芒杜胜利联盟主席。孙修顺原籍中国山东,从当船员起家,参与铝土矿运输,在2002年创业。在2006年,他将经营核心迁移至新加坡,以更贴近印度尼西亚的矿山企业。2012年,他成为新加坡公民。在2013年,由于印尼限制铝土矿出口,孙修顺在2014年进军西非几内亚,此举促成他在极短时间内成为全球最大铝土矿海运商,也促使几内亚成为世界最大铝土矿出口国。
早在1997年,力拓便获得几内亚政府授予的西芒杜铁矿勘探权并取得部分开采权,但受政治、基础设施及合作纠纷等多重因素影响,项目迟迟未能启动。此次中国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施工力量,新加坡提供金融和资源整合优势,双方优势的有机结合,迅速推进了西芒杜铁矿项目的建设进程。该项目的重大意义是使几内亚成为世界最大铝土矿出口国,同时激励所有非洲国家,让它们看到通过投资和科技能实现的成就。
潜在赢家:像宝武钢铁集团等中国主要钢铁生产企业将成为显著受益者。矿区提供多元化且高品位的铁矿石供应,降低了中国历来对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的依赖。这种战略性多元化增强了供应安全性,使中国企业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拥有更大话语权,同时符合中国实现资源独立的长期目标。高铁含量(65% Fe)也有助于降低钢铁生产中的碳排放,这是中国环境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内亚经济与政府:几内亚政府在采矿财团和基础设施合资企业中拥有 15% 的无偿股权,是直接受益者。该项目有望成为国家发展的变革性力量,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并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并将其确立为全球矿产供应链中的重要角色。
潜在的输家/受挑战的实体:来自Simandou的高品位铁矿石预计将拉低整体铁矿石价格。这将挤压低效率生产商的利润,尤其是澳大利亚皮尔布拉(Pilbara)地区和巴西的企业。
对于几内亚而言,该项目堪称经济革命,政府预测其将使国家GDP在2030年前增长超过25%,并在满产时创造每年约10亿美元的收入,也会使几内亚成为非洲第二大矿产出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