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千万吨大豆滞留,美国农民苦劝特朗普,不要和中国对着干

美国中西部金灿灿的豆田今年迎来史无前例的大丰收,可农民们却对着堆积如山的豆堆欲哭无泪——千万吨大豆眼睁睁烂在仓库里,就因

美国中西部金灿灿的豆田今年迎来史无前例的大丰收,可农民们却对着堆积如山的豆堆欲哭无泪——千万吨大豆眼睁睁烂在仓库里,就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战把最大买家中国给逼走了!现在,越来越多的豆农抄起电话直通白宫,苦求特朗普别再和中国硬刚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场大豆滞销危机到底有多惨烈?美国农民为什么集体倒戈?贸易战的炮火又为何最终炸到了自己人身上?今天咱们就一口气扒光这场农业灾难的所有真相!

这场危机在2025年10月达到高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大豆产量创下历史新高,但中国订单量却从5月起直接归零。

往年中国此时早已签下数百万吨订单,如今美国仓库却积压着超千万吨大豆,部分农场主被迫用简易棚甚至露天堆放,眼睁睁看着粮食变质。

更扎心的是,大豆价格较2022年高点暴跌40%,每英亩种植亏损高达64美元,中西部主产州伊利诺伊、艾奥瓦等地农民面临“种得越好赔得越惨”的荒诞局面。

深挖就发现,这场灾难完全是贸易战的反噬。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中方反击性关税使美国大豆出口成本激增34%,直接导致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中国作为全球60%大豆的进口国,转身就与巴西签下6500万吨采购协议,把美国份额从2024年的21%压到不足10%。

更狠的是,中国提前布局多元化供应,战略储备高达4500万吨,国内产量也突破2100万吨,彻底摆脱了对美依赖。

美国农民的反应从焦虑升级为愤怒。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在8月致特朗普的公开信中警告:“每延迟一天达成协议,我们就永久失去一部分中国市场”。

印第安纳州第四代农民沃普痛斥:“我们不想要政府救济,只想靠劳动吃饭!” 这种情绪蔓延到政治层面——传统红州艾奥瓦的共和党地方组织开始向白宫施压,明尼苏达州大豆种植者协会主席夏洛克直言:“没有客户,我们就得大幅减产,土地价值将暴跌”。

特朗普政府的应对却让农民更寒心。白宫虽承诺未来十年提供600亿美元补贴,但最早要到2026年秋季才能到位,远水难救近火。

而财政部与农业部在谈判策略上内讧:一个要坚持“全议题打包”施压中国,一个要求先恢复大豆出口缓和矛盾。这种分裂使10月吉隆坡磋商再度无果而终,农民嘲讽“空话填不饱仓库”。

中国的立场始终清晰,商务部发言人多次强调,美方取消不合理关税是重启合作的前提。

当特朗普幻想用“买大豆三倍”的推文提振市场时,中国早已通过《中巴农业深度合作计划》锁定了巴西、阿根廷的长期供应,并用本币结算规避美元风险。这种战略定力,让美国“关税大棒”成了砸自己脚的铁锤。

纵观全局,大豆烂仓暴露了美国贸易政策的致命短板。当中国用多元化供应链化解风险时,美国农民却成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正如一位分析师点破:“当你的生计依赖对手的餐桌时,开枪前最好先看看自己的粮仓。”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