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90后美女数学家王虹震动学界!韦神前排听课,下一个菲尔兹奖已是囊中之物?

一位自嘲“不太合群”的90后中国女孩,正用一支笔和一堆复杂的公式,撬动整个数学界。10月底,国际数学界接连传来的消息,让

一位自嘲“不太合群”的90后中国女孩,正用一支笔和一堆复杂的公式,撬动整个数学界。

10月底,国际数学界接连传来的消息,让一个中国名字频频刷屏——王虹。这位34岁的中国数学家,先是拿下了被誉为“菲尔兹奖风向标”的2025年塞勒姆奖,紧接着又荣获有“华人菲尔兹奖”之称的ICCM数学奖金奖。

在数学界,塞勒姆奖向来是年轻数学家们冲击菲尔兹奖的重要跳板。而此次王虹的获奖,无疑为她问鼎2026年菲尔兹奖增添了重要砝码。

01 双奖加持,剑指菲尔兹

塞勒姆奖成立于1968年,专门表彰在傅里叶分析及相关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40岁以下数学家。历史上已有十位塞勒姆奖得主后来成功摘得菲尔兹奖,其中包括华人数学天才陶哲轩。

在塞勒姆奖的历史上,获奖后十年内拿到菲尔兹奖的比例相当惊人。如今,王虹凭借在调和分析与几何测度论领域的突破性工作,成功加入这一精英行列。

几乎与此同时,王虹还荣获了ICCM数学奖金奖,这一奖项在华人数学界享有盛誉。连续获得两项顶级荣誉,使王虹成为2026年菲尔兹奖的热门人选。

02 天才初现,不走寻常路

1991年,王虹出生于广西桂林的一个教师家庭。童年时期,一次意外的右臂烫伤让年幼的王虹经历了不小的磨难,但这并未阻碍她求知之路。

王虹的智力早早就显露出来。年仅5岁的她,在入学前就已掌握了一年级的全部知识,直接跳级进入小学二年级。

她的学习方式也与众不同——从不等老师授课,而是习惯在每学期开始前就将整个学期的课本自学完毕。

面对难题,她极少直接求助老师,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和与同学讨论。这种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为她日后解决数学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年级时,王虹再次跳级,直接升入初中。2007年,16岁的她以653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最初进入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一年后出于对数学的热爱,毅然转入数学科学学院。

在北大期间,她的导师是王立中教授,并在刘张炬教授指导下完成了关于“经典Hodge理论和度量空间上的Hodge理论”的毕业论文。

03 国际求学,攀登数学高峰

本科毕业后,王虹的学术道路走向国际化。她先后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获得工程师学位,在巴黎萨克雷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

之后,她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著名数学家拉里·古斯的指导下于2019年完成博士答辩。

完成博士学位后,王虹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此后,她先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助理教授,在纽约大学科朗数学科学研究所担任副教授。

2025年,她更是获聘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终身教授,成为该机构首位华人常任教授。

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是全球数学领域的圣地,历史上该机构的12位数学终身教授中,有8人获得了菲尔兹奖。这一聘任无疑是对王虹学术成就的高度认可。

04 破解百年难题,震动数学界

如果说奖项和职位是外在荣誉,那么解决百年数学难题则是实打实的学术贡献。2025年2月,王虹与约书亚·扎尔合作,用一篇127页的论文,宣告证明了困扰数学界上百年的经典难题“挂谷猜想”。

挂谷猜想源于1917年日本数学家挂谷宗一提出的一个问题:在平面上,让一根单位长度的线段旋转180°,所需的最小面积是多少?

1919年,俄罗斯数学家阿布拉姆·贝西科维奇出人意料地证明,通过复杂的窄幅转向,理论上可以覆盖零面积。

挂谷猜想将这一思路延伸到高维空间,探究是否存在体积接近零、却仍包含所有方向单位线段的几何结构。

王虹和扎尔成功证明了任何三维挂谷集合的闵可夫斯基维数和豪斯多夫维数都是3。他们的证明突破了过去50年的研究瓶颈,为整个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

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激动地评价:“在几何测度论中,最受瞩目的未解难题之一——挂谷集合猜想,如今终于在三维空间中被王虹和Joshua Zahl证明了。”

05 数学圣地,迎来中国面孔

王虹获聘的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IHES)成立于1958年,由实业家兼数学家莱昂·莫尚创立,以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为蓝本,是全球数学与理论物理领域的顶尖研究机构。

IHES以其“小而精”的学术社区模式著称,不设教学与行政任务,让学者完全专注于前沿基础研究。

该机构出版的《数学出版物》被公认为国际五大顶级数学期刊之一。这里曾是格罗滕迪克、孔采维奇等数学巨擘工作的地方。

IHES的终身教授席位极为有限,数学领域通常只有6-7位常任教授。王虹的加入,不仅创造了历史,也成为中国数学崛起的重要标志。

06 韦神听课,实力见证

今年6月,王虹在北京大学举办数学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其中,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连续多天端坐第一排听讲,并在课后与王虹探讨问题。

这一场景被广泛传播,被网友戏称为“神仙同框”。韦东奕作为数学界年轻一代的佼佼者,认真聆听王虹讲课,足以证明王虹在数学领域的权威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首位华人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曾盛赞:“王虹是年轻一代最伟大、最重要的中国学者。”

07 菲尔兹奖,只差一步?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2026年的菲尔兹奖。四年一届的菲尔兹奖,每次最多颁给四人,再加上数学领域20多个活跃分支,竞争极为激烈。

历史上,学术成就已达到菲尔兹级却与奖项擦肩的数学家比比皆是,王虹的导师拉里·古斯就是其中之一。

但王虹的获奖前景被普遍看好。她不仅解决了百年难题,还获得了多项重要奖项认可,再加上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终身教授的身份,这些都将成为她竞争菲尔兹奖的重要筹码。

莱斯大学数学家内茨·卡茨对王虹的工作给予极高评价:“这可是百年一遇的数学突破啊!”

数学界从不缺少天才,但王虹的故事与众不同。当她在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那座现代主义建筑内沉思下一个证明时,世界正在为她的下一步屏息以待。

没有人知道2026年菲尔兹奖的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获奖与否,这位34岁的中国数学家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在数学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