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年狂揽千万资金,科学家被曝仅高中学历,过程太魔幻

大家好,我是公子。这世界,有时候真是魔幻!一个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人,居然混成了大学的博导、首席科学家,还疑似骗走了千万资金

大家好,我是公子。

这世界,有时候真是魔幻!

一个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人,居然混成了大学的博导、首席科学家,还疑似骗走了千万资金。

现在人已经被警方带走,江苏科技大学的通报也终于出来了:

郭某存在严重的学术不端,已被开除。

说实话,公子看到这个瓜的时候都惊呆了。

因为郭某的履历那叫一个金光闪闪:

1994年的陕西省理科状元

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

德国洪堡青年学者

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拿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今年5月,他还被称为“科技领军人”,说要给科研工作者指条奋斗的路。

但结果呢?全都是泡沫!

先说高考状元,1994年的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姓楚,根本不姓郭。

郭某却借着这个状元光环,和化腐朽为神奇的PS技术,吹自己考上了西安交大,在澳大利亚、日本留过学,在德国国家科学院和三一集团欧洲公司工作,2023年才回国。

再看那些经历,水分也是大得很。

要么是花钱买的,“俄罗斯工程院”看着挺唬人,其实只是个民间机构,可能给钱就能拿头衔。

要么是纯瞎编,他说自己是两家著名期刊的编委,但人家官网上根本没他这号人物。

以及“李鬼冒充李逵”,只要别人跟他同名同音,就把人家的成果算到自己头上。

就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他号称拿了2013年的二等奖、2016年的一等奖。

但对应的得主不仅单位不同,还都在国内,一看就不可能是2023年才回国的郭某。

所以,真应了网上的话: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只是公子我越想越纳闷儿,咱们现在去个规模大点的公司上班,HR都要做背调、要相关证明材料。

一个高校招老师,居然连基本的背调都省了?

甚至这不是一般的老师,是首席科学家,要给各种待遇的那种。

根据网上的说法,他两年就骗到了140万的年薪、300万的安家费,科研经费还超过500万?!

更别说别管这个数字是真是假,有报道称,他主持并实施了好多项海外“卡脖子”攻关重点研发项目,累计经费近3000万美元,也就是人民币2亿以上。

这可是个大数目。

相关的审核不是应该更严谨吗?

而且,他研究的可不是什么简单活儿,是像纳米材料这种门槛很高的专业领域。他能游刃有余这么多年,可能性有以下:

一是他是百年一遇的民间天才,无师自通;

二是他真的太能忽悠,平时指挥手底下的学生干活,遇到关键问题就糊弄。

三是学术圈的风气太乱,或是不在意或是不敢说,变相纵容这种假专家滥竽充数。

这也牵扯出了太多问题:

他那些假头衔、假履历,是不是有专门的产业链帮忙包装?

9月就有人举报,为啥学校拖到11月才发通报?

高校里还有多少这样的“南郭先生”?

最关键的,被他骗走的资金,还能追回来吗?

这些问题不查清楚,对不起咱们纳税人交的钱啊!

事实上,别以为这只是个例,学术圈的经费漏洞早就有过前科。

今年就一审判决了一起孙某贪污案,这个孙某利用自己是计软学院院长和深度国际化试点工作组组长的身份,各种虚设身份、虚构交易,套走了上千万。

现在东窗事发,被判了10年6个月,罚金100万。

所以,回到郭某这事上,说白了也是钻了审查的空子——

招聘人才只看头衔不查真假,经费使用只看发票不问去向,评价体系只认光环不认本事。

那些可能参与造假的猎头公司、审核失职的相关人员,也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

否则“只罚造假者,不究监管者”,还会冒出张某、李某。

到头来,受伤的不仅是国家的经费、学术的资源,以及无数学生的未来。

毕竟,哪个学生愿意考上硕士和博士后,被文化程度还没自己高的江湖骗子带?

最后,你怎么看待这个高中学历的假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