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个月,第36届华鼎奖电影短片大赛获奖名单终于公布了。

与以往获奖名单不同,这次上榜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导演拍摄的作品。
其中,有一部名为《倒春寒》的短片,获得了最佳剧情。

导演石雨泽还是一个学生,网络上几乎没有与他相关的词条,就连他的代表作,也只有寥寥几句介绍。

而他的个人社交平台,只有219个粉丝,同大部分学生一样,他也在为毕业论文、答辩烦躁焦虑。

但看了他的代表作《倒春寒》,不禁佩服这位年轻学生的深沉与格局。
2020年,大二的石雨泽被家乡的废厂和残存的工业遗址震撼,拍摄一部关于东北下岗潮的影片计划在他的脑海浮现。

年轻人拍电影,很容易把关注点放在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比如校园生活、爱情片、亲情片,题材轻松、容易拿捏,且不易翻车,而石雨泽选择了与他年龄不相符的主题,短短半小时,一场葬礼,刻画出了普通人在命运的洪流中拼命挣扎的现状。


短片中,曾经的下岗工人刘庆海在南方讨生活,父亲去世后,他匆匆赶来东北奔丧,债务缠身的刘庆海想尽快料理完父亲后事,早日回南方还债。

而侄子骆家成却想为爷爷办一场隆重的追悼会,两个人意见不合,大吵一架。

然而,后续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刘庆海被骆家成的执着打动,他来到前半辈子工作过的老厂,曾经辉煌无限的厂区早就破产,目光所及,一片荒凉。此情此景,再次触动他的心,刘庆海决定为骆家成,也是为自己了却一个心愿。

石雨泽用人的死亡来表达时代的消亡,短片沧桑、深沉,每一帧都透露着他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沉浮的认知与思考。

起初,长辈们是反对他拍这种题材的,但最终,他对影片的炽热与执着感染了身边的人,曾经的反对者,慢慢地愿意和他坐在一个酒桌上,向他娓娓道来那个年代的故事,其中短片中买奖章的剧情,就是长辈讲给他的真实事情。

从开始构思剧本到选演员拍摄,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石雨泽每一步都亲力亲为。
在寻找骆家成的合适人选时,石雨泽看了100多个演员,始终不满意,后来,在一次巧合下,他遇见了年仅17岁的何家辉。

何家辉不是科班演员,但丰富的表演经验让他身上有一股社会气,他自身又流露着淳朴、单纯的气质,非常符合骆家成的人设。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石雨泽和何家辉沟通剧情时颇为困难,于是,他干脆换了一种方式,让何家辉去回忆与爷爷的故事,用真情实感来演绎。

无论是扮演骆家成的何家辉,还是扮演刘庆海的杨阳,两位演员的演技不浮夸,举手投足间,极具生活气,而且台词接地气,服化道符合时代背景,非常有代入感。

电影是沉重的,不过,石雨泽却用了温和的镜头去呈现,诙谐搞笑的台词让影片多了一些幽默,观众看完电影后,不至于太压抑,又能引发对时代和命运的思考。
《倒春寒》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导演石雨泽虽是学生,但已展现出了他不凡的能力,必定未来可期。

然而,影视圈有名气的奖项把聚焦点放在了大导演大制作上,很少有大机构关注到青年导演。
2022年伊始,华鼎奖启动了“世界青年电影短片大赛”,石雨泽和他的作品成功出圈,更多的知道了有一位名为石雨泽的学生导演,有能力有思想,是影视圈的后起之秀。

石雨泽不是个例,在世界各地,还有像他一样满腹才华却无力施展的优秀青年,华鼎奖“世界青年电影短片大赛”的设立,为这些人提供了前景开阔的大舞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圆自己的电影梦,助推青年导演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同时,也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可谓一举两得。
华鼎奖主席王海歌表示,世界青年短片大赛,将继续办下去。

愿每位影视爱好者都能把握机遇,展现所长,实现价值,也希望全球影视行业能因为新鲜血液的涌入,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