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恒星演化理论,恒星一般质量越大,内部核聚变反应就越剧烈,其寿命也就越短。像太阳这种质量级别的恒星,其寿命大概有100亿年之久。太阳诞生至今已有大约46亿年历史,这意味着其预计还剩50多亿年的寿命。当然这里需要指出,这个寿命是指太阳还能在主序星阶段待上50多亿年。

当太阳内部的氢所剩不多时,辐射压与引力失衡,其内核将发生收缩,并进入以氦聚变为主的阶段,那时太阳的体积将因猛烈聚变所产生的辐射压而不断膨胀,最终演变成一颗红巨星。这一转变过程可能将耗时10亿年之久。

太阳在红巨星阶段大概会待上1亿年。到了红巨星阶段末期,太阳外层受剧烈的辐射冲击,大部分物质将被抛射出去,最终化作稀薄而壮美的行星状星云。由于质量不够大,太阳死亡后残留的核心只会坍缩成一颗白矮星,而不是中子星或者黑洞。白矮星完全冷却后会转变成“黑矮星”,它是一种尚未被证实的天体。到了这一阶段,恒星的演化就到头了,除非被外因所扰,例如被黑洞吞噬,否则“黑矮星”几乎将与宇宙同寿。

太阳的死亡,其实并不是整个太阳系的终结,因为太阳系外侧的4颗行星有可能会幸存下来,继续围绕白矮星运行。但离太阳较近的那几颗行星,可能很难幸存下来。尽管太阳在演变成红巨星的过程中会损失大约1/3的质量,导致引力减弱,从而致使行星轨道外移,但当太阳演变成红巨星后,直径将扩大200~300倍,这将导致水星被其吞没,金星很有可能也会被吞没,地球也有被吞没的可能性,火星则会遭受巨大冲击、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其实,就算地球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幸存下来,不被吞没,但在红巨星强烈的辐射和高温炙烤下,地球也早已变成炼狱,大气层、水等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地球岩石壳层也会被剧烈的恒星辐射逐渐熔化、剥离,地球最终可能就只剩下以铁镍为主的金属核心,变得类似水星那样。

太阳虽然大约还有50亿年寿命,但留给地球上人类的时间可能不到10亿年。因为研究表明,像太阳这种黄矮星,自诞生以来,辐射就一直在逐渐增强,大约每隔1亿年增强1%。可不要小瞧这种变化,这将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气候变得愈发恶劣,最终不再适合生命生存,届时地球上绝大部分生命都将因此灭绝,可能就只有深海中的部分微生物还能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也就是说,根本等不到太阳变红巨星那天,地球早就变得不适合生命生存。

在极其遥远的未来,太阳没了,地球也有可能不复存在或者不再适合生命生存。那时人类该何去何从呢?
说实话,这种发生在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后的事情,我们现在根本不用担忧!因为人类虽然出现在地球上已有数百万年,但人类文明能否延续上千万年甚至上亿年那么久,还犹未可知。这期间,人类会面临来自内部或者外部的各种挑战,比如核战争、小天体撞击等灾难,每一种都有可能让人类文明终结。也就是说,等不到几亿年后的灾难来临,人类可能就已经灭绝了。可能有人会拿称霸地球上亿年之久的恐龙做比较,但恐龙其实是很大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并非单一物种。

不过,我们也应该乐观一点!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科技,绝大部分诞生于最近几百年。如果科技发展没有上限或者上限远高于现在,那么在经过几百上千万年的发展,即使中间有停滞期,人类的科技水平也将远超现代人类的想象,正如几千年前的古人无法想象现代科技一样。
那时人类必然早已走出太阳系,发展成了星际文明,至少已在银河系中开枝散叶。那时地球或者太阳真出现什么问题,生活在太阳系内的人类文明分支,完全可以整族迁往其他恒星系统避难,开辟新家园。相信凭那时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平,绝对是能够办到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