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大核有料

今年3月,美国《政治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的亲信团队与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等反对派人士秘密会谈,试图推动乌克兰“迅速举行大选”。

美国选择这么做,可能是觉得泽连斯基会在乌克兰选举中失败,于是他们打算和泽连斯基的政治对手接触,削弱泽连斯基力量的同时准备一个“备选项”。
乌克兰前总统尤利娅·季莫申科可不简单,她堪称是乌克兰政坛的“不死鸟”,靠美貌上位,两次出任总理,多次入狱,曾在狱中受辱。
贫民少女走上权利巅峰

1960年,季莫申科出生在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州罗夫斯克一个小乡村。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季莫申科跟着收入微薄的母亲生活,母女俩常年挣扎在贫困线上。

1978年,正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大学攻读经济学的季莫申科,接到了富二代亚历山大打错的电话,这通电话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两人一见钟情,第二年就结了婚,这段婚姻让季莫申科跻身富裕阶层,也成为她进军商界的跳板。

1989年,她抓住苏东剧变后的私有化浪潮,成立“乌克兰汽油公司”,后改组为“统一能源公司”,垄断乌克兰天然气供应。
36岁时,季莫申科便已经控制20多家大型企业,身家百亿,获封“天然气公主”的称号。

进入政坛后,季莫申科的美貌与时尚成为独特的政治资本。

2004年“橙色革命”期间,她梳着标志性金色辫发,身着优雅套装,在街头演讲中为尤先科拉票。
季莫申科的形象为尤先科争取了大量女性和年轻选民的支持,甚至被认为“亲手将尤先科推上总统宝座”。

在政商博弈中,季莫申科的着装艺术成为了她的“权力工具”。
会见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高管时,她以超短裙、高筒皮靴亮相,成功软化对方态度,达成对自己有利的合作。

季莫申科担任总理期间,她半年内更换200套华服,LV 手袋、古驰高跟鞋成为标配。
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季莫申科,在男性主导的政坛如鱼得水。

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曾因她的“柔弱形象”放松戒备,答应其能源合作请求。
乌克兰议会中,男性议员对她的尖锐批评往往软化,甚至有反对派私下承认“难以对她保持敌意”。

有人认为季莫申科的成功依赖性别优势,而非政治能力。
2009年与俄罗斯签署高价天然气协议时,季莫申科被指“用个人魅力代替专业判断”,这也为她后来的入狱埋下伏笔。
乌克兰政坛的“不死鸟”

季莫申科的政治生涯一波三折,曾入狱两次,被戏称为乌克兰政坛的“不死鸟”。
2001年,季莫申科因涉嫌走私天然气被库奇马政府起诉,入狱42天。

尽管这个指控最终撤销,但她认定这是政治迫害,从此与库奇马集团决裂,投身反对派运动。
2011年,已担任两届总理的季莫申科迎来了更大的危机,亚努科维奇政府指控她滥用职权,在俄气协议中让国家损失5.26亿美元,并挪用环保基金。

当年10月,她被判7年监禁,押往哈尔科夫女子监狱。
2012年,季莫申科声称自己遭狱警殴打,手臂和腹部出现淤青,发起绝食抗议。

乌克兰总检察院虽否认暴力,但德国医疗队的介入和国际社会的声援,让她从“罪犯”变为“受害者”。
欧盟以抵制欧洲杯相要挟,要求释放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公开表示 “关切”,甚至俄罗斯总统普京也罕见发声。

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议会迅速通过释放决议,她坐着轮椅在独立广场演讲,高呼“英雄不死”,迎来政治复出。
出狱后的季莫申科并未停下脚步,2019年,她第三次竞选总统,虽未进入第二轮,但得票率证明她的影响力仍然存在。

两次入狱反而成为季莫申科政治宣传的素材,第一次出狱后推动“橙色革命”掌权,第二次出狱后领导反对派推翻亚努科维奇。
季莫申科的支持者视她为“对抗专制的象征”,反对者则认为她是“寡头政治的产物”。

近年来,季莫申科不再依赖单一的美貌标签,而是以“狱中受辱”的受害者形象凝聚民意,同时与西方保持紧密联系,确保国际支持。
今年3月爆出的美方密会事件,显示她仍是西方眼中可制衡泽连斯基的力量。

这次密会也暴露了这位乌克兰政坛“不死鸟”对权力的渴望,尽管季莫申科已经年逾六旬,仍然想试图借外部势力重返巅峰。
但乌克兰民众对“橙色革命一代”的厌倦与日俱增,年轻选民更关注民生而非传奇人生故事,这让她的复出之路充满不确定性。
结语

用美貌开道、以狱伤造势,在权力钢丝上走了四十年,季莫申科的人生确实很“传奇”。
如今,她还在为重返巅峰努力,但乌克兰的未来,显然不该寄托在任何一个“传奇人物”身上,踏踏实实的搞民生比什么都强。
参考:
1. 央视新闻客户端:美方人员密会乌反对派人士 图谋“迅速举行”乌克兰大选 2025-03-20
3. 天津网:季莫申科最爱LV:着装艺术变“权力” 2011-10-20
4. 环球时报:季莫申科从政被判两次入狱 三起三落又回政坛 2014-02-24
5. 中国新闻网:乌克兰总检察长下令核实季莫申科狱中遭殴声明 2012-04-26
6. 中国新闻网:季莫申科最高或获刑10年 西方或制裁乌克兰(图) 201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