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北部Skelleftå建厂的新能源企业北伏(Northvolt)以及在Boden建厂的绿色钢铁企业Stegra是瑞典历史上最大的两个工业项目,规模都达到了数十亿欧元。瑞典政府也一直自豪地在世界舞台上为这两家企业站台,建立瑞典是欧洲绿色转型的领军者的形象。
然而,北伏已经在年初破产了(),Stegra最近也陷入了危机。
钢铁工业是全球碳排放最高的行业之一,大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9%。在炼钢过程中,碳是还原剂,它把铁矿石中的氧“夺走”,但代价是生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几乎每炼出1吨钢,就会产生约1.8~2吨的二氧化碳。碳排放量相当惊人。然而,根据 欧盟的碳排放交易制度,钢铁企业必须购买二氧化碳排放许可证才可以合法释放二氧化碳,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钢铁的生产成本。因此生产出“绿色的“,不需要排放二氧化碳就可以生产出来的钢铁,就成了很多企业追逐的目标。

Stegra(原名 H2 Green Steel)声称会采用被称为“氢基直接还原铁”的全新炼钢工艺,用氢气代替碳来完成还原过程,从而生产出“零碳排放”的“绿色钢铁”。为了事现这个愿景,Stegra融资了65亿欧元来建造一座工厂,其中大约12亿欧元来自瑞典纳税人。
没想到Stegra的危机出现的比北伏还要早。北伏至少工厂建好了,也开始生产电池了之后才爆雷的。而Stegra现在工厂才建了60%,就表示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资金不够用了,而且要晚2年才能开始生产。
据《金融时报》报道,给Stegra提供贷款的银行希望现有股东追加10亿欧的资金,这样他们才会继续发放他们之前就答应给Stegra的有条件贷款。
然而股东们则再犹豫,因为此时再投入资金的人将承担巨大的风险。如果成本继续飙升,或者工厂在投入运营后出现问题,会发生什么?一旦公司破产,债权人(银行)将在清偿顺序中排在最前,而股东的资本则会化为乌有。但股东如果不再注资的话,Stegra账户里的钱就只够再烧2个月的了。
早在2023年,瑞典宏观经济学教授 Magnus Henrekson就预言对“绿色钢铁"的投资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资本浪费”。原因是瑞典公司所选择的生产“绿色钢铁”的技术需要消耗巨量的电能。
仅LKAB一家公司(瑞典另一家钢铁公司)每年就将消耗70太瓦时(TWh)的电力。作为对比,瑞典Ringhals核电站每年的发电量也只有17 太瓦时。 Magnus Henrekson教授说:“这相当于瑞典目前全国用电量的一半以上。这不仅会影响瑞典其他地区,导致全国的电价上涨,还会使电力供应变得更加不稳定。”
目前,全世界正在开发多种不同于瑞典所采用技术路线的“绿色钢铁”生产方法。如果事实证明有比瑞典这种需要消耗大量电力的方法更优越的技术的话, Magnus Henrekson教授认为 瑞典这边的投入就会变成一次彻底失败的投资。而这个风险并没有很小。
不过好在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投资基金Just Climate现在已经答应增加投资,从之前8%的股份一跃而成Stegra最大的股东。Stegra这次的危机可以算是暂时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