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记得在2020年之前,我经常在中文互联网论坛里,
看到类似有关“有袋款可还是一种骄傲”的说法,
在当时的舆论氛围的影响下,进行必要的消费,
然后还袋款这个举动,
似乎能够让人生的价值陡然升格,
而后以还袋的方式光耀于众人之间,
那一时刻,所有努力的平凡者身上,
某个共同的符号在催促着他们,
继续践行仅属于他们的光荣与梦想。
就在人们满心欢喜的认为,
如此举动势必会让他们的生活彻底改变之时,
最近几年的动作,似乎让他们意识到这样的彻底改变,
会比他们预想的要早来一些,
但更让人感到无言以对的是,
他们的想法不仅晚了,
而且还错了。

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但标准答案变了,
不仅变了,而且还变得面目全非。
自始至终没有改变的问题,
是普通人在如今这个世道如何活好的问题,
但标准答案的改变,
却让那些已经写下答案的人们,
背负起以“代价”为名的调侃,
继续前行,继续沉默的前行。
问题无法改变,是因为事实如此,
而标准答案的变更,
则往往不在于谁做错了什么,
而在于为何人们总是选错这个问题的深度剖析。
事实上,确立答案的人,已经在这件事尽其所能的敷衍,
这种敷衍的态度让人们明白,这个家伙既不认真对待目标,
也不认真对待自己。
因为它明白虚伪和浮夸本质上是有趣的,
而这种有趣,能让某些人轻而易举的得利,
他们的所得,恰恰是那些人的所失:
是的,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游戏,
请注意,这不是什么博弈游戏,而仅仅是游戏而已。
因为在能够随意修改标准答案这件事上,
所有的参与者,都注定会成为被玩弄的对象。
于是乎,有些看似无法解释的现象,
就顺理成章的有了与之对应的“主观合理化答案。”
比如一个很典型的,基于版本答案而改变的行为就是,
如果路上我们遇到一个人摔倒了,
基于善意的同时,考虑到必要的自我保护,
那么便会架起拍摄视频的手机,
然后根据自我保护的流程,一步一步地释放助人为乐的善意,
这样既可以成就作为帮助他人的善举,
也可以避免“版本答案”突然更迭所导致的被动局面,
这样一举两得的做法,
看似是聪明之举,
实则是无奈之法。

乱七八糟的事情,堆积成山,
解决的办法有没有先放在一边,
因为目前的情况是,大家都围在“山的周围”,
彼此之间窃窃私语,没人愿意往前再走一步。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山的问题”,
是不可能解决的,
不是真的没办法,而是真的没人再往前走了,
或者说,当人们已经不相信往前走,总归有办法的时候,
不往后退,
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当然了,仁至义尽的都是好人,
因为我们并不是不知道,
面对堆成山的麻烦,那些往后跑的人,
究竟是些什么东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