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刺杀小说家》靠着“现实与小说双世界联动”的脑洞设定和炸裂特效成功出圈,让不少影迷对续集期待值拉满。时隔几年,导演路阳带着《刺杀小说家2》杀回来了!董子健、邓超、雷佳音全员回归,还加入了丁程鑫等新面孔,上映前就拿下“年度瞩目影片”大奖。

可谁能想到,这份期待最后换来的却是豆瓣6分的成绩,口碑两极分化严重——有人为顶级的视觉盛宴疯狂打call,也有人吐槽剧情彻底拉胯,把前作的灵气全败光了。 特效再升级!
华语奇幻电影工业新标杆
必须得说,《刺杀小说家2》在视效上真的没让人失望,直接拉高了华语奇幻片的制作水准。和前作比起来,这一部的异世界更宏大也更细腻,云中城飞檐斗拱间光影流动,美到让人屏息。邓超演的赤发鬼压迫感十足,鳞片的金属光泽、脸上的每一条褶皱都做得极其逼真,尤其是他吞噬秘术时身体的形态变化,每一帧都是经费燃烧的味道!

动作戏也全面升级,丁程鑫演的行者使用隐身术时的光影变幻,和红甲武士贴身肉搏时的腾挪闪躲,配上炸裂音效,简直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真的闯进了那个光怪陆离的异世界。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影片对“双世界联动”的呈现方式也更有创意。路空文(董子健 饰)和少年空文通过“意念之门”穿梭时,虚实交织的光影碰撞极具视觉冲击力。能把奇幻设定这么具象化地拍出来,国产电影的特效确实越来越成熟了。

剧情硬伤太明显:逻辑掉线+人设崩塌
如果说特效是电影的“华丽外衣”,那剧情就是撑起这件外衣的“骨架”。可惜,《刺杀小说家2》的剧情骨架实在有点撑不起来。最让人诟病的是角色行为逻辑经常“掉线”,少年空文明明是为了救朋友,却偏执地轻信赤发鬼的谎言,而且对周围人的质疑毫不解释。更离谱的是,赤发鬼在寻神路上接连“云中五虎”的三虎,夺走石甲术、隐身术和复生术,整个过程毫不遮掩,少年空文却像“开了屏蔽器”一样全程察觉不到?这种为了推动剧情强行让角色降智的操作,真的很难让人共鸣。

主角路空文的人设崩塌更是让老粉心碎。前作中那个坚守创作初心、对抗强权的文青,到了续集里,仅仅因为作品署名被窃,就迅速被资本诱惑,变成了一个为流量扭曲创作的“油腻写手”。这种转变几乎没什么心理铺垫,人物弧光断裂,也让最后“找回信念”的结局显得格外苍白。

影片后半段还强行加入大量新势力、新概念,现实线里雷佳音演的关宁几乎沦为背景板,小说世界的新角色也逃不过“秀技能—被吞噬”的套路,导致整个叙事变得零碎,像是几段剧情硬凑在一起的拼盘。

脑洞开很大,但没完全接住
这部电影的“脑洞设定”是一把双刃剑,有亮点也有遗憾。路空文和少年空文靠意念随时开启跨世界大门的设定,确实打破了常规想象;作者把手机、平板带进小说世界的操作更是绝了——当赤发鬼拿着手机导航寻神、查天气预报时,现代科技和奇幻世界的碰撞荒诞又新鲜,创意满分!

但这个设定并没有完全融入故事基调。电子设备在异世界频繁出现,却缺乏合理的铺垫,很容易让观众出戏,打破了好不容易建立的沉浸感。更遗憾的是,这个设定本来可以深挖“创作伦理”的主题——路空文把手机设为“神器”,本是他被名利腐蚀的象征,但电影并没有深入探讨,让这个脑洞最后只停留在“炫技”层面。
结语:6分背后,是类型片的通病
豆瓣6分,其实挺能概括《刺杀小说家2》的处境——它有着华语奇幻片顶级的工业水准,但也暴露了当下类型片“重技术轻叙事”的通病。如果你追求极致的视觉体验,这部电影绝对值回票价;但如果你在意逻辑严谨、人物立体,那大概率会失望。

其实这部电影的内核并不浅,路空文和赤发鬼“互为心魔”的设定,“弑神即弑己”的自我救赎主题,本来都有成为经典的潜力。可惜主创太沉迷于特效狂欢,忽略了故事才是电影的灵魂。希望未来的国产奇幻片,能在技术和叙事之间找到平衡,让华丽的外壳里,也装得下一个扎实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