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科技产业格局深度调整与地缘因素交织下,微软、亚马逊AWS、谷歌正掀起一场针对中国供应链的大规模迁徙计划,试图重塑其全球供应链版图。
10月16日,日经新闻援引供应链消息人士的话报道,随着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科技巨头Microsoft、亚马逊和谷歌正在加大力度,将其产品和数据中心的生产转移到中国境外。报告称,Microsoft希望最快在 2026 年之前,其 Surface 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以及数据中心所需的组件中高达 80% 在中国境外制造。亚马逊云科技正在考虑从其长期供应商 SYE 那里为其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购买更少的印刷电路板,并对其可能需要做什么进行了评估。谷歌正在推动其供应商提高在泰国的服务器产量,它已经在泰国获得了多个零件、组件和组装合作伙伴。
Microsoft、AWS(亚马逊网络服务)和谷歌等美国科技巨头正在加速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这一举措主要源于中美地缘政治紧张、贸易关税和技术出口管制,或将直接削弱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导致出口减少、产业链外流和经济增长压力增大。
首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份额已从2017年的22%降至2022年的16%,特别是在电子产品和战略性行业(如半导体和电子设备)。随着微软、AWS和谷歌的行动,这一趋势可能加剧,导致中国出口商失去数十亿美元的订单,尤其在依赖出口的沿海省份如广东和江苏。
其次,供应链脱钩将影响数百万制造业工人和供应商。许多中国中小企业依赖这些美国公司的订单,一旦生产转移,它们可能面临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和破产风险。在服装、电子和太阳能光伏等行业,中国已失去部分下游组装业务,转而依赖上游零部件出口,但整体就业岗位可能减少,甚至进一步压缩利润。
最后,中国企业需应对更高的关税和出口管制,导致运营成本增加。短期内,这可能使中国在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硬件等领域的竞争力下降。
对于我们而言,既需正视部分产业外迁的现实,更要在“高端制造补短板、传统产业筑壁垒、未来产业抢布局”中寻找破局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