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尝空气传导,这个感觉不一般
我不是第一次用空气传导开放式运动蓝牙耳机,但戴起来这么舒服的,还是头一回。开放式耳机分佩戴方式分为耳夹、耳挂,传导方式又分为骨传导、空气传导,可以说各有特点。不过用了OHAYO雷登FreeRunF5开放式气传导运动耳机后,才发现它是真的适合运动时戴。

作为一款百元档位的开放式气传导运动耳机,它在核心配置上诚意很足。IPX7级防水等级实用性拉满,日常运动浸汗、直接水洗都不用担心损坏;机身仅重19g,戴在耳朵上几乎没什么负担,长时间运动也不会累;通话方面有ENC降噪双麦加持,能减少环境杂音,让沟通更清晰;音质上则支持360°全景空间音效,运动时也能享受到立体的听觉体验。

气传导?骨传导?别再傻傻分不清!
很多人搞不懂气传导和骨传导的区别,这里用一张图简单说明。二者核心差异在声音传输路径:骨传导靠震动传递声音到耳内,所以部分骨传导耳机会配耳塞,捂住耳朵时听感也会更清晰;气传导则接近日常听力方式,声音从外耳道直接传入。作为开放式耳机,它佩戴时不痒、无压迫感,是更舒服、更贴近日常使用习惯的选择。

雷登F5还拥有定向传音技术,通过定向声场技术和OHAYO音频算法,在隐私保护方面体验并不输入耳式耳机。
只有19g的开放式耳机,戴上就赢了一半
单看雷登F5“仅19g重”的参数,可能很难直观get到它的轻盈,但跟同类产品一对比,优势立刻凸显——市面上主打轻量化的半入耳式蓝牙耳机,单只普遍重7g左右,两只总重15g甚至更重一些是常态,雷登F5的整体重量相比较属于轻量级了。
在佩戴体验上。半入耳式耳机需要直接嵌入外耳道,重量全集中在耳道入口,戴久了很容易有压迫感;而雷登F5用的是挂耳式设计,搭配耳翼三脚固定,Q弹钛合金丝不仅轻,夹紧力还很柔和,再加上液态硅胶塑形的亲肤材质,不会硌到耳朵。

它能把19g的重量均匀分散在耳廓和耳后区域,既避开了对耳道的直接压迫,又能牢牢贴合耳部轮廓。就算长时间佩戴,也能保持无负担的舒适感,单论佩戴体验,它已经赢了同类产品一半。
雷登F5在音质硬件上直接拉满配置,搭载14.2mm超大钛膜振膜,同时配合高低音频分频技术。这一组合能实现精准的声学相位校正,还能优化频响曲线,为出色音质打下坚实基础。

在核心技术加持下,它的听感表现十分亮眼。一方面,采用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搭配双腔体声学结构,能实现精准的频段隔离,完全无需担心信号串扰问题;另一方面,实际听感呈现出三频均衡的特点,高频延展细腻不刺耳,低频浑厚有力不轰头,整体音质达到宽频范围,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听觉体验,妥妥的Hi-Fi级表现。
雷登F5的OHAYO空间音效技术,核心在于三维声场重构,能直接把沉浸式临场感拉满。它通过HRTF(头部相关传输函数)建模,再搭配多声道混响技术,精准模拟出专业音乐厅级别的声场环境,让耳朵仿佛置身线下音乐厅。

这项技术最终能实现360°环绕立体声像,不仅能还原Live现场的丰富层次感,还能清晰呈现声音的方位感,无论是乐器的细节位置,还是人声的前后距离,都能听得更真切,彻底打破开放式耳机“听个响”的刻板印象。
很多近视用户会担心:戴眼镜再挂挂耳式耳机,会不会磨耳朵、有异物感?亲测后完全不用纠结——雷登F5的适配体验远超预期。
一方面,它本身仅19g的轻量化机身,不会额外增加耳部负担,避免了“眼镜+耳机”双重重量带来的压迫感;另一方面,亲肤材质的接触感足够柔和,与镜腿贴合时不会相互抵触,反而能自然相融,戴久了甚至会有“二者合二为一”的顺畅感,完全不影响日常佩戴。

雷登F5的续航能力可以达到105mAh电池支持约10小时连续使用。拿马拉松初学者举例,完成一场赛事通常需要6小时左右,用它听完整个赛程还能剩下不少电量,日常通勤、运动健身等场景更是绰绰有余。
连接体验同样出色,搭载蓝牙6.0技术,带来三大核心优势:一是抗干扰能力强,在地铁、商场等复杂信号环境下也不易断连;二是连接稳定且更省电,间接延长实际使用时间;三是传输延迟低,听音乐、看视频时音画能精准同步。长续航搭配好连接,用着才够省心。

我家娃看着我总是戴着雷登F5跑步,一定要试试,因为娃还比较小,除了头戴式耳机外,其他耳机不曾给他尝试过,不过这个气传导我倒是觉得可以放心,只要遵循“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每次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就可以了。

百元真不是只能听个响
雷登F5因为仅19g轻量化挂耳设计,适配眼镜且佩戴舒适;14.2mm钛膜振膜+OHAYO空间音效,实现Hi-Fi级音质与沉浸式声场;10小时左右续航+蓝牙6.0,满足日常与运动需求,还能避免耳道压迫。
不过因为是开放式设计,在嘈杂环境下,音质细节易受外界干扰,不过作为运动专用,我觉得还是比较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