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河南科技特派员精准服务赋能产业发展

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融媒体记者 刘敏为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让“好技术”与“富群众”有机结合

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融媒体记者 刘敏

为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让“好技术”与“富群众”有机结合,省科技厅持续组织全省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农村创新创业服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强省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聚焦我省科技特派员工作重点,省科技厅现代农业农村科技处系统梳理并定期发布科技特派员定点帮扶、技术培训、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动态,全力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科技特派员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三门峡市果品产业科特派团服务指导果品销售

11月5—6日,三门峡市果品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深入灵宝市寺河乡、西阎乡、阳平镇、故县镇、陕州区西张村镇等地,实地调研苹果、柿子等水果的生产销售情况,开展果品销售和果园管理服务指导,助力果业提质增效、果农丰产增收。

在灵宝市寺河乡、阳平镇、陕州区西张村镇等地,苹果生产基地的繁忙采摘已到尾声,市场交易正火热进行中。经实地考察,服务团详细了解今年苹果的品质、销售渠道与价格、入库储藏等情况,对当前苹果销售提出综合性建议:一要强化品质把控。为确保实现优质优价,一定要严格把控苹果品质,根据果实大小、色泽、瑕疵情况进行精细分级,按级定价。二要突出产品优势。建议优化包装设计,突出体现灵宝市苹果酥脆、香甜、富硒等特色优势。三要拓宽销售渠道。要顺应新形势,利用新平台、新模式、新方法,扩展销售途径。同时服务团积极协助对接客商、超市、水果店、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帮助开拓苹果销路。四要强化贮藏管理。受采前不利天气影响,苹果病害侵染几率增加,要严格把控入库苹果质量,及时进行预冷处理,定期对库中苹果质量进行监测,保证贮藏苹果品质。五要做好信息服务。业务部门每周开展苹果销售调度,全面掌握全市苹果销售动态,为果农、果企提供价格信息,确保适价快销。

省小麦产业科特派团指导冬小麦播种

为应对连续阴雨天气和土壤湿度过大对小麦播种造成的不利影响,11月6日,河南省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李向东、河南省科技特派员程红建到孟州、沁阳开展冬小麦抗湿应变整地播种技术指导。

在先耕公司沁阳小麦种植基地,科技特派员李向东、程红建深入田间,仔细查看土壤墒情。针对当地黏质土的土壤类型,建议当前环节农户使用驱动耙整地,尽量减少田间大坷垃,提高整地质量。播种前要做好种子处理,可采用含有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咯菌腈、丙硫菌唑等)、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等)有效成分的复配型种衣剂,适当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诱抗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处理,降低病虫发生基数,减轻病虫危害。播种时采用驱动耙播种机进行播种,根据品种特性适当增加播量,播种深度控制在3厘米左右为宜,进一步提高播种质量。小麦出苗后,及时关注土壤墒情和越冬苗情质量,冬前、春季视苗情转化情况,因地因苗分类施策,加强冬春田间管理。

省中药材产业科特派团开展中药材冬季管理

11月4—7日,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在团长黄勇教授的带领下,深入三门峡市渑池县、陕州区等中药材主产区域,开展为期4天的冬季技术指导与产业服务。

时值连翘冬季管理的关键时期,服务团深入张茅乡、宫前乡等连翘集中种植区,仔细查看树体长势、花芽分化与病虫害发生情况。“修剪不是剪得越多越好,要因树施策,培养通风透光的树体结构。”服务团专家在现场边示范边讲解,强调科学修剪对预防“大小年”、提升坐果率的重要性,引导农户从“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在瓦山沟村连翘加工厂,服务团成员走进杀青、烘干、分选等各个车间,细致考察加工流程,并就“如何控制烘干温度以保留更多有效成分”“怎样设定分选标准提升产品等级”等具体问题,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提出分段控温、优选分级等优化建议,助力产业从“粗加工”走向“精加工”。

省辣椒产业科特派团辣椒田里解难题

11月5—8日,河南省辣椒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赵香梅、李建欣、陈焕丽、李芳霞、韩艳红一行,赴柘城县开展科技服务,从辣椒田间收获指导到市场产销调研,用科技助力柘城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牛城乡辣椒小镇,服务团一行实地查看辣椒收获情况。针对阴雨天气导致自然晾晒受阻的难题,专家提出具体建议:采收后的朝天椒需立即转运至通风、干燥且避雨的环境存放,严禁露天堆放,以防淋雨变质。同时,可运用热风烘干机进行干燥处理,将烘干温度精准控制在35~45℃之间。温度过高易引发辣椒变色及营养流失,而温度过低则会影响烘干效率。待烘干至辣椒含水量降至12%以下,手捏辣椒不发软、无潮湿感时,即可达到理想的干燥效果。

省食用菌产业科特派团开展食用菌技术服务

11月8日,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申进文带领团队成员胡延如、贾敏、李佳涛一行,前往舞钢市开展食用菌技术服务。

在庙街乡葛庄村菇农的大棚内,服务团发现香菇菌棒感染严重、菌袋发软,经分析,专家指出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菌袋“烧菌”。申进文教授详细询问其接种、发菌及今年越夏管理等情况后指出,发菌期间菌袋温度较高使菌丝抗性减弱,当遇到越夏期的高温时,香菇菌丝逐渐丧失活性,进而造成杂菌感染、菌袋发软。针对这一情况,申进文提出了具体建议:再次培养菌袋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养菌棚的温度,袋温超过28℃时要降低菌袋摆放密度以利散热,同时加强菇棚通风,避免发菌期菌丝受热;在来年越夏期,需将大棚上的两层遮阳网间隔15厘米,根据天气状况及时用井水喷洒菌袋降温,尽量将菌袋温度控制在32℃以下,提高菌袋质量才能获得比较好的产量。

科技特派员联合开展中药材秋收秋播技术指导

当前正值中药材秋收秋播关键阶段,11月7日,省科技特派员、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所所长龚凤萍,联合省优特项目中药材专项任务负责人吴淑平、信阳市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组成服务团队,前往新县开展中药材秋收秋播技术指导。

在新县本草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团队对野菊花的采收、运输、分拣及晾晒等全流程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发现,当前基地主要依赖人工进行收割和采摘,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收获成本较高。针对这一现状,服务团队建议公司科学应用现代技术,使用野菊花收割和摘花的机械设备,减少用工成本。针对阴雨天气的影响,建议配置烘干设备进行集中烘干,或用除湿机、风扇进行排湿,避免野菊花晾晒时反复受潮影响花色。

科技特派员开展肉牛养殖专项科技服务

11月4日,科技特派员刘书平、张定安深入赵店乡河南宛牛农牧有限公司开展肉牛养殖专项科技服务,为当地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注入专业技术动能。

在河南宛牛农牧有限公司的肉牛养殖场,科技特派员对饲草饲料的收储与加工环节进行了细致调研。针对近期阴雨天气对饲料收储造成的不利影响,科技特派员刘书平提出了专业建议:在玉米秸秆黄贮环节,要抢抓晴好天气及时收贮,特别要对霉变变质的碎叶进行严格筛选,杜绝霉变饲料入库。同时,在黄贮时要粉碎、压实、密封,以保障饲料品质。对于花生秧的收储,建议选择连续3天以上的晴好天气进行晾晒,将花生秧均匀摊开,直至叶片卷曲、茎秆不易折断为止。在饲喂管理方面,刘书平特别提醒养殖户要严防清晨采食带露水的嫩苗、雨后采食湿草以及使用霉变饲料,以保证肉牛健康。

编辑:刘敏

审核:翟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