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7年9冠!领克转身,冲向更野的赛道!

赛道的尽头是什么?是轮胎与地面的嘶鸣,是引擎与心跳的共振,是极限之外仍敢向前的勇气。汽车运动,从来不只是速度的竞技,更是

赛道的尽头是什么?是轮胎与地面的嘶鸣,是引擎与心跳的共振,是极限之外仍敢向前的勇气。汽车运动,从来不只是速度的竞技,更是工业精神与文化自信的终极对话。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深度、一个民族追求极致的渴望。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面镜子里,鲜少有中国品牌的影子。

直到一抹“蓝色军团”的出现。2018年,领克以“挑战一切惯例”之姿,驶入世界房车赛事的顶级殿堂——WTCR房车世界杯。那不仅是一辆赛车的出发,也是一个中国汽车品牌,第一次以技术实力而非情怀叙事,拿到与世界顶级车企同场竞技的入场券。从那时起,领克不再只是一个汽车品牌,它成为了中国汽车运动的一个符号、一种开始、一场从零到一的破局。

征程:七年九冠,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荣耀的轨迹,从马来西亚雪邦赛道启程,蜿蜒至澳门东望洋的惊险弯角,贯穿七载春秋。2025年11月,领克Cyan Racing车队在TCR世界巡回赛澳门收官战中,再度卫冕年度车队与车手双料冠军,铸就了“七年九冠”的传奇。43个分站冠军、132次登上领奖台、一次次让五星红旗飘扬在国际领奖台的上空——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速度从追赶到引领的完整叙事。

然而,真正的强者,从不为辉煌驻足。2025年11月21日,广州车展上,领克正式宣布:在TCR赛场功成身退,将不再参与该项赛事。 这不是离场,而是为了奔赴更远的远方。正如领克所言,他们的目光已投向“更考验车辆综合性能与团队耐力的拉力赛、耐力赛领域”,例如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从冲刺的激情,到持久的磨砺——领克选择在更具挑战的赛道上,重新锤炼技术的边界,也重新定义中国性能的深度。

播种:从赛道到土壤,培养中国的冠军

退出TCR,不是退出赛场,而是为了更深的扎根。领克的汽车运动战略,正从“争夺冠军”全面转向“培养冠军”。这意味着,它不再仅仅满足于在国际赛场上赢得奖杯,更要在中国搭建起一套完整的汽车运动生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华班”体系。

何谓“全华班”?是从研发、赛事服务到车手,全部由中国力量组成;是从赛照培训、城市竞速赛,到国家A类赛事甚至国际舞台,为中国车手铺设一条清晰的成长路径。领克正在系统构建车手培养全链路,目前已培训近600位赛车手,并通过“巅峰车手系列赛”“LPCC性能车俱乐部”等平台,让赛车从“职业的”走向“大众的”,从“观看的”变为“可参与的”。

与此同时,领克也始终是“以赛促研”的坚定践行者。赛道,从来是技术最好的试炼场。从03+到03++,从Cyan定制版到TCR赛车,领克将赛道淬炼而来的高性能调校、空气动力学优化、发动机极限耐久等核心技术,不断反哺至量产车型。它让“性能”不再只是外资品牌的专属词汇,也让中国年轻人有机会拥有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流淌着冠军基因的中国性能车。

从赛道出发,却不囿于赛道。领克对汽车运动的投入,是一种长期的、近乎固执的信仰。它不仅在赛场上证明了中国制造的实力,更在赛场之外,为中国汽车文化的生长松土、播种、灌溉。无论是宁波与成都两座汽车运动体验中心的落成,还是覆盖全年龄段的赛事IP打造,领克都在做一件事:让汽车运动,从一个小众的热血梦想,飞入寻常街巷,成为可感、可触、可驾驭的生活方式。

这或许正是领克最深的野心——它不仅要造快车,更要培养开快车的人;不仅要赢比赛,更要让赢得比赛的方式,烙印上中国的姓名。驭风而行,不觉路远。领克的下一个七年,不在某一条固定的赛道,而在每一段敢于挑战的旅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