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没出息》加长版杀疯了!绿营喊 "统战",国台办点赞,王世坚笑出眼泪:这波我服了

当王蓉标志性的魔性嗓音撞上王世坚拍桌怒吼的原声,抖音服务器瞬间被 “没出息” 三个字淹没 —— 这首席卷两岸的神曲终于迎

当王蓉标志性的魔性嗓音撞上王世坚拍桌怒吼的原声,抖音服务器瞬间被 “没出息” 三个字淹没 —— 这首席卷两岸的神曲终于迎来完整版上线。从大陆网友的加班 vlog 到台湾便利店的循环播放,从绿营民代的 “统战警告” 到国台办的公开点赞,这首诞生于政治片段的歌曲,早已跳出娱乐范畴,变成一场跨越海峡的文化奇观。

更颠覆性的是,比起 15 秒的初版,加长版藏着三重反转:那个被调侃的 “没出息” 主角,成了最大赢家;本是政治解构的玩梗,竟成了全民励志的解药;而喊着 “被洗脑” 的人,反倒成了网友口中 “真没出息” 的典型。

一、从 15 秒到 3 分钟:神曲的 “野心进化史”

故事要从大陆音乐人王搏的一次 “刷视频奇遇” 说起。今年 10 月初,这位曾创作《穷叉叉宇宙》的 90 后音乐人,无意间刷到台湾民进党籍民代王世坚 2017 年质询柯文哲的片段:“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睁眼说瞎话,你在哭什么啊,没出息!”

画面里,王世坚怒拍桌子、瞪眼哽咽的神态极具戏剧张力,台词的节奏竟自带音乐感。王搏当即剪下 15 秒原声,配上电子吉他的魔性循环,一条简易改编视频就这样扔上了抖音。谁也没料到,这个 “随手之作” 会在 48 小时内引爆全网 —— 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 2 亿,职场人用它配 “PPT 改到第 17 版” 的狼狈,学生党用它吐槽 “考试前夜抱佛脚” 的慌张,减肥失败者调侃 “从沙拉变炸鸡” 的无奈。

但真正的 “病毒式传播” 始于 “回流台湾”。台湾网友把这首歌搬上 Dcard 和 Line,便利店老板发现循环播放能提升客源,出租车司机把它设为导航背景音,有网友笑称 “走三步就能听到,想忘都难”。更夸张的是,综艺节目《综艺大热门》直接推出 “王世坚模仿秀”,嘉宾们穿着西装拍桌怒吼 “没出息”,收视率直接暴涨 30%。

10 月 22 日,王搏联手 “神曲教母” 王蓉推出 3 分钟完整版,彻底把热度推向顶峰。加长版里藏着太多惊喜:王蓉的电子 vocals 与王世坚的原声形成魔性对话,新增的钢琴间奏让 “连滚带爬” 多了丝自嘲的温柔,结尾的唢呐改编更是把情绪拉满。最绝的是新增的 “励志彩蛋”—— 当 “没出息” 的怒吼撞上史诗级编曲,突然从政治嘲讽变成了 “认清现实仍要前行” 的人生宣言。

“初版是玩梗,完整版是共鸣。” 王搏在采访中坦言,他特意保留了 “从容与狼狈” 的核心对比,因为这是两岸人共通的生命体验:“谁不曾向往游刃有余,却在生活里连滚带爬?”

二、三重反转:谁在制造 “没出息” 的狂欢?反转 1:当事人从 “被恶搞” 到 “最大赢家”

所有人都以为王世坚会暴怒抗议,毕竟没有哪个政治人物愿意被做成 “魔性表情包”。但这位被称为 “政坛恰吉” 的民代,却给出了教科书级别的回应 —— 在民进党中常会前看完视频,他笑得直拍大腿:“网络世界太神奇,天才、鬼才层出不穷,我真是叹为观止!” 甚至借机调侃老对手柯文哲:“若当年听进劝告,今天就不会狼狈了。”

王世坚的豁达彻底点燃二次创作热潮。台湾网友把他的回应剪成 “续集”,大陆网友给他 P 上 “没出息教主” 的皇冠,连他早年的 “摩铁事件” 都被玩出新花样:“当年连滚带爬,如今从容笑对,这才是真・逆袭。” 短短三天,他的社交媒体粉丝暴涨 200 万,有人调侃:“民进党该给王搏发奖金,毕竟他盘活了你们最‘没出息’的民代。”

反转 2:绿营 “统战警告” 成最大笑料

就在两岸网友玩得不亦乐乎时,民进党籍民代王义川突然跳出来 “灭火”。他在直播中急吼吼地警告:“这首歌是大陆的‘统战洗脑’,大家不要听,校园要全面禁用抖音!” 这番言论瞬间引爆群嘲,台湾《联合报》直接发文怼他 “井底之蛙、自曝其短”:“送猫熊是‘动物统战’,《中国好声音》是‘音乐统战’,现在连首歌都是‘抖音统战’,民进党是吓破胆了?”

网友的讽刺更是精准扎心:“人家没提一句政治,倒是你自己对号入座,到底谁‘没出息’?”“怕被洗脑?先管好台湾的高房价和低薪吧,这才是真的‘连滚带爬’。” 更妙的是,有人把王义川的发言剪成 “没出息 2.0 版”,配上他涨红的脸,台词改成 “你在怕什么啊,没出息!”,播放量一天破千万。

反转 3:国台办点赞,神曲成 “民间交流样本”

10 月 15 日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成了这首神曲的 “官方认证现场”。面对记者提问,发言人陈斌华没有回避,反而笑着说:“我本人也看了很多版本,两岸网友的创造力确实让人惊叹。” 他精准点出传播密码:一是两岸同文同种,“从容”“狼狈” 这些词无需翻译就能共鸣;二是能结合自身际遇抒发情感,有人看到中年忙乱,有人看到台湾前途的困境。

更耐人寻味的是他引用的网友评论:“台湾这些没出息的政治人物,让台湾的前途连滚带爬。” 这句话被解读为对民进党施政的暗批,而 “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也被引申为大陆对台工作的定力。《人民日报》甚至发布了 “航母版”《没出息》,后半段配上福建舰训练画面,歌词引申为 “早点谈统一确实从容又游刃有余”,赋予歌曲更深层的家国情怀。

一场始于玩梗的狂欢,就这样变成了两岸民间交流的鲜活案例。正如王搏所说:“我没刻意做什么‘统战’,只是写出了大家都懂的情绪。”

三、“没出息” 背后:两岸共通的情感密码

为什么一句 “没出息” 能让两岸人集体破防?答案藏在那些跨越海峡的二创作品里。

在大陆,00 后学生把歌曲配成 “开学赶作业” vlog:镜头里台灯下堆积的试卷,配上 “连滚带爬” 的歌词,最后以 “写完了!没出息但搞定了” 收尾;996 打工人则剪出 “加班全记录”,从夕阳西下到凌晨三点,结尾是咬着包子赶地铁的背影,配文 “今天没出息,明天继续拼”。

在台湾,通勤族用它记录捷运早高峰的拥挤:被挤变形的背包、踩掉的鞋子,配上 “匆匆忙忙” 的旋律;刚毕业的年轻人则拍下投简历被拒的画面,最后笑着比出 “加油” 手势,配文 “现在连滚带爬,未来总会从容”。甚至有台南老农把它配成 “台风后抢收农作物” 的视频,泥泞里的身影反而透着韧劲。

这些创作剥离了歌曲的政治出身,让 “没出息” 变成了对生活的温和自嘲。心理学上,这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调节 —— 承认 “狼狈” 反而能释放焦虑,在 “唱完继续前行” 的默契中获得力量。而 “没出息”“连滚带爬” 这些带着市井气息的词,更是两岸共通的语言密码,既有嗔怪,有无奈,更有暗含的期许。

“我爸听完问我‘这不是咱老家骂人的话吗?’” 一位福建网友的评论戳中人心,“原来不管在大陆还是台湾,爸妈骂‘没出息’的语气都一样,背后的关心也一样。” 这种文化基因的共通性,正是歌曲传播的底层逻辑。

四、神曲之外:民间交流的生命力有多强?

《没出息》的爆红并非孤例。从大陆的《科目三》舞蹈席卷台湾夜市,到台湾的 “电音三太子” 登陆春晚;从两岸网友接力创作 “海峡版” 抗疫歌曲,到共同为三星堆文物制作科普视频,这些自发的文化互动,远比官方交流更鲜活。

就像这次的 “没出息狂欢”,没有策划,没有经费,全靠网友的创造力自发扩散。大陆网友做唢呐版,台湾网友就接钢琴版;这边用 AI 翻唱成周杰伦风格,那边就改成闽南语版。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更让这种互动形成闭环:大陆用户的二创通过抖音传到台湾,台湾网友的改编再经 Line 回流大陆,最终形成跨越海峡的传播浪潮。

绿营政客们总在喊 “防统战”,却忘了最坚固的文化纽带,恰恰藏在这些烟火气的互动里。当王义川们忙着禁止抖音时,台湾的中学生已经在音乐课上改编《没出息》;当民进党当局炒作 “文化脱钩” 时,便利店的音箱里正循环着两岸网友共同创造的旋律。正如台湾作家 “漂浪岛屿” 所说:“真正让人恐惧的不是被‘统战’,而是歌曲照出了台湾人面对现实的共鸣。”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的话或许是最好的注脚:“这种聚焦民间交流本身的互动,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比起刻板的框架,一句 “没出息” 的共鸣,一首神曲的狂欢,更能拉近两岸的心。

结语:谁才是真的 “没出息”?

如今,《没出息》的加长版还在两岸的音箱里循环,新的二创作品仍在不断涌现:有人用它记录考研上岸的瞬间,有人用它纪念创业成功的时刻,有人用它鼓励失恋的朋友。那个原本带着政治锋芒的词,早已变成了 “与生活和解” 的暗号。

回头看这场狂欢:豁达自嘲的王世坚圈粉无数,过度解读的王义川沦为笑柄,用心创作的王搏引发共鸣,积极互动的网友成了主角。或许就像网友说的:“真正没出息的,从来不是承认狼狈的人,而是那些不敢面对现实,还怕别人笑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你循环《没出息》时,想到的是加班的狼狈,还是追梦的坚持?你觉得这首神曲的走红,是单纯的娱乐狂欢,还是两岸文化共鸣的必然?来评论区聊聊,看看谁的 “没出息” 故事最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