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汉武帝遇上了一个大好人

反向操作的高手。1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叫卜式的人,他是个牧羊主,有千余头羊,算是颇有家资。当时汉朝正和匈奴连年征战,卜式就上

反向操作的高手。

1

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叫卜式的人,他是个牧羊主,有千余头羊,算是颇有家资。

当时汉朝正和匈奴连年征战,卜式就上书给武帝,说愿意捐出一半家财助边。

汉武帝第一次碰见这回事,居然真有人慷慨为国,他就派使者去问卜式想要什么。

使者问卜式:“想当官吗?”

卜式答:“不想!”

使者又问;“你有冤仇要报吗?”

卜式答:“草民与世无争,没有冤屈!”

使者很奇怪,问:“那你要什么?”

卜式说:“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于边,有财者宜输委,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卜式这回答可以说境界很高了,使者就原原本本的汇报给汉武帝。

汉武帝也没见过这种忠心为国的平民,就问丞相公孙弘,这个事靠谱吗?

公孙弘想了想,说这不符合人情,哪有人主动把家财往外掏的,反正我不舍得,这个人怕是个投机取巧之辈,有猫腻,陛下不要理他。

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话就没理卜式。

2

过了一年后,汉朝迁徙流民,支出骤增,河南太守压力山大,卜式就拿出二十万钱给河南太守救济流民。

这件事上报给了汉武帝,汉武帝一看名字,想起来这不就是那个想捐献半数家财助边的人嘛,这是个大大的良民啊!于是就赐了卜式四百个人的更赋钱,但卜式居然又还给了官府,还表示国家有困难,他愿意为国家分担。

这下子彻底戳到了武帝的心坎上,武帝心想,如果全天下的子民都这么谅解朝廷,那大汉何愁不兴,匈奴何愁不灭!

当时的富豪巨贾大都争相隐匿财产,只有卜式这一个“异类”想出钱帮助朝廷,于是武帝把卜式尊为长者,召拜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想树立典型教化百姓。

但是,汉武帝这个做法一点卵用都没有,富商大贾们没有一个效仿卜式的,他们还是一毛不拔。

卜式当上官以后,先以郎的身份牧羊于上林,后历任缑氏令、成皋令、齐王太傅、齐相。

在任职齐相期间,南越造反,卜式上书说:“臣闻主忧臣辱。 南越反,臣愿父子与齐习船者往死之!”

卜式的意思是,他愿意和儿子一起跟随水军去征讨南越,战死疆场,为君父分忧。

卜式这一下子又戳中了汉武帝的心坎,汉武帝心想,如果所有官员都像卜式这样就好了。

汉武帝下诏嘉奖卜式,夸奖他:“今天下不幸有急,而式奋愿父子死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然后赐卜式爵关内侯,黄金四十斤,田十顷。

卜式应该算是汉朝唯一一个只凭借表忠心就封侯的官员。

3

汉武帝的想法是树立卜式这个典型,激动臣民来效仿卜式,可是结果呢----“布告天下,天下莫应!”

也就是说卜式上书表忠心,汉武帝褒扬卜式,完全是两人在唱二人转,其他人压根就不理他们,不但不理,私下里还嘲讽他俩。

汉武帝一看,靠树典型、靠自觉的方式让臣民捐钱为国效力是不可能了,所以他就任用酷吏,开启了大捞钱行动。

首先是对付列侯勋贵,用酎金成色不好、贡奉给太常的酒太酸了、私自购买走私品等等理由,剥夺了一百多个侯爵,把他们的土地家产统统充公。

其次任用桑弘羊、孔仅等人搞盐铁专营,搞均输平准,从民间搜括钱财。

再者,推行算缗钱,也就是工商业财产税,当大商人申报财产不实时,又推出了告缗法,鼓励老百姓举报隐匿财产的大商人。

汉武帝本想用文明的方法筹钱,还给臣民找了一个自愿贡献家产的典型,结果这帮子人不接这个茬,那就不能怪武帝上手段了。

卜式最后做到了御史大夫的职位,三公之一,算是位极人臣。

从一个牧羊主,到御史大夫,卜式的人生经历可以说值得一吹了。而他之所以能有如此成绩,也全靠他当年的反向操作---愿意捐献半数家财助边。

也许卜式是一个真心爱国的人,也许他是想标新立异走捷径,但不管怎么说,他也确实付出了家财,算是有真实行动。

但卜式任职御史大夫后,反对汉武帝的盐铁专卖措施,这一次他没戳中汉武帝的心坎,反而触动了汉武帝的逆鳞,汉武帝免去了他的御史大夫之职,降职为太子太傅,最后在任上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