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是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北邻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西接伊朗,南部和东部连巴基斯坦,东北部突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国土面积64.75万平方千米。
阿富汗2024年人口约4337万,其中普什图族占40%,塔吉克族占25%,还有哈扎拉、乌兹别克、土库曼等20多个少数民族。普什图语和达里语是官方语言,其他语言有乌兹别克语、俾路支语、土耳其语等。逊尼派穆斯林占86%,什叶派穆斯林占13%,其他占1%。
阿富汗王国建立于1747年,曾一度强盛。19世纪后国力日衰,成为英国和沙俄的角逐场。1919年阿富汗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1989年2月苏军撤出。后因各派抗苏武装争权夺势,阿富汗陷入内战。1994年阿富汗塔利班兴起,1996年9月攻占喀布尔建立政权,1997年10月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在阿富汗实行伊斯兰统治。9·11事件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在美国军事打击下垮台,2001年12月阿富汗成立临时政府,2002年6月成立过渡政府。2021年美国从阿富汗全面撤军,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进入喀布尔,9月7日阿富汗塔利班组建临时政府。
阿富汗的河流大部分是内陆河,多注入沙漠和湖泊。主要河流有阿姆河、喀布尔河、赫尔曼德河和哈里鲁河等。阿富汗矿藏资源较为丰富,但未得到充分开发。目前已探明的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煤、盐、铬、铁、铜、云母及绿宝石等。位于首都喀布尔南部的艾纳克铜矿已探明矿石总储量约7亿吨,铜金属总量达1133万吨,据估计可能是世界第三大铜矿带。阿富汗还可能拥有全球第五大铁矿脉,煤储量约7300万吨。
阿富汗共有公路约4.4万公里,主要包括喀布尔至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至坎大哈、喀布尔环城高速、托克汉姆至喀布尔等公路。阿富汗全国有机场43个,其中喀布尔机场等4个机场为国际机场。阿富汗是内陆国,无出海口。境内有通往伊朗和塔吉克斯坦的铁路。北部同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边界上的阿姆河和昆都士河部分河段有通航能力。

阿富汗军队目前以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军队的名义运作,总兵力约为12万,其中陆军兵力10万人,空军兵力8000人,另外还有特种部队等其他兵力。阿富汗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历经40多年战乱,经济破坏殆尽,严重依赖外援,2024年GDP约为180亿美元,军费开支大约3亿美元。
陆军阿富汗陆军总兵力为10万人,编为8个军团,分别是第 313 军(中央军团)、第 201 军(洪水军团)、第 203 军(曼苏里军团)、第 205 军(阿尔巴德尔军团)、第 207 军(法鲁克军团)、第 209 军(法塔赫军团)、第 215 军(阿扎姆军团)和第 217 军(奥马里军团)。
阿富汗陆军拥有13辆坦克,包括6辆T-62坦克和7辆T-54/55坦克。装甲车1600多辆,其中90辆BMP-2型步兵战车、40辆BMP-1型步兵战车、630多辆M1117型装甲侦察车、160多辆M113型装甲车、700多辆悍马。大口径火炮100多门,其中85门D30牵引式榴弹炮、24门M114型牵引式火炮、20门M1942型牵引式火炮、3辆BM-27型火箭炮、9辆BM-21型火箭炮。另外还有20辆ZSU-23-4型自行高炮、30门ZU-23-2型牵引式高炮、20门ZPU-4型牵引式高炮。3辆9K52型弹道导弹和3辆飞毛腿型弹道导弹。


阿富汗空军总兵力8000人,编有3个联队和5个航空分队,拥有7个主要的空军基地和机场。
阿富汗空军拥有36架A-29攻击机,3架L-39教练机,4架C-130中型运输机,34架小型运输机,25架无人机。直升机有100多架,其中8架米24武装直升机,56架米17直升机,9架UH60直升机,10架UH1直升机,2架SA315B直升机,68架MD530直升机。


阿富汗的军事战略呈现出以防御为核心、反恐为重点、依赖区域合作、受限于资源短缺的鲜明特征。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将阿巴边境的杜兰线视为国家安全的生命线,部署了15个旅、3 个营和765个边境前哨,总兵力占陆军的40%。
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夺取政权后,打击其他的恐怖势力就成为其核心战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打击ISIS-K(伊斯兰国呼罗珊省)采取清剿 + 招安策略,一边武力清剿,一边通过部落长老和宗教领袖劝降。
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采取实用主义外交,与邻国开展有限军事合作,从伊朗等国获得一些轻型武器,但是重型武器仍然匮乏。
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因未获广泛承认,难以获得常规军事援助,塔利班政权70%的武器依赖美军的遗留装备,但面临维护困境。弹药库存越来越少,军事装备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和保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能是废铜烂铁。
兵力部署阿富汗在全国范围内以坎大哈和喀布尔为两大中心进行军事部署,陆军的8个军团部署于全国的关键地区,沿着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部署有重兵。
第 313 军(中央军团)驻喀布尔,负责首都及周边安全。第 201 军(洪水军团)驻拉格曼,负责东部地区(含喀布尔、洛加尔等省)。第 203 军(曼苏里军团)驻加德兹。第 205 军(阿尔巴德尔军团)驻坎大哈。第 207 军(法鲁克军团)、第 209 军(法塔赫军团)、第 215 军(阿扎姆军团)、第 217 军(奥马里军团)分别驻坎大哈、帕克蒂亚等地。
战争潜力阿富汗的战争潜力受制于其独特的地缘环境、经济崩溃和国际孤立,呈现出防御有余、进攻不足、长期脆弱的特点。短期内可凭借地形和轻步兵战术维持区域治安,但缺乏持续作战能力。长期若无法突破制裁和治理瓶颈,外交局面如果长期不能打开,那么必然沦为失败国家,成为地区动荡的策源地。
阿富汗拥有全球顶级矿产储备,包括艾娜克铜矿(储量超 1000 万吨铜)、哈吉加克铁矿(50 亿吨)和锂矿(全球第三大储量)。但是因为阿富汗糟糕的基础设施,持续多年的战争,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阿富汗的经济是非常落后的,阿富汗本质上没有工业,仅有一些手工业,农业也非常落后,粮食自给率只有64.2%,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军事领域。
阿富汗军队现在的武器装备一部分来源于美军撤退后遗留,一部分是其他渠道购买,以及小作坊制造的轻武器。美军遗留的武器弹药并不充足,使用后无法得到补给,且没有维护保养和升级,只会越来越少。其他渠道得到的武器装备,性能上并不先进,且基本上是轻武器。阿富汗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没有,没有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能力,仅具备游击战作战能力,而且现代化水平低,在现在无人机时代,就算是依赖阿富汗的地形恐怕也没有多少优势可言。
阿富汗现在虽然是塔利班执政,但是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塔利班的保守派(坎大哈集团)与务实派(喀布尔集团)的权力博弈,导致政令不统一,而且地方军阀和部落势力仍保有自治权,中央控制力有限。阿富汗普什图族占人口的40%,但是他们占据主导地位,引得其他民族不满。
作者观点阿富汗虽然号称帝国坟场,苏联和美国先后败退,但是其军事实力水平其实非常低下,只能算是游击战级别的。苏联和美国败走阿富汗,其实并不是输在军事上,而是输在经济上。就这么一个鬼地方打下来容易,统治困难,又得不到什么,经济上划不来而已。
阿富汗正面战场从未战胜过苏联和美国,游击战其实也没打赢,只不过经济上不划算,苏联和美国都被迫撤退。至始至终阿富汗只有非常低水平的游击战能力,只不过一直以来的贫穷落后,战争成本比苏联和美国更低而已。
本文由上甘岭的旗帜原创,欢迎关注、点赞、收藏、分享,带你一起长知识!
欢迎大家订阅,内容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