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似乎到了技术派所说的阻力位置,上升的步伐开始明显放缓,成交量也开始明显的放大,K线的走势进入平台期。
从涨幅来看,不同股指的走势差别很大,只是这一轮快速上涨,让大家重新关注大A而已。上证指数,从去年的9月低点开始就开始步步攀升,截止今天收盘,涨幅已经超过40%。深成指在这段时间,涨幅则超过了60%。创业板指数的涨幅,更是超过了100%。可绝大多数人开始关注A股是什么时候?绝大部分是在7月之后,甚至是8月,A股的成交量不断创出新纪录的时候。
这让我想起2015年的牛市。可就在2013年7月和2014年1月,三大股指的估值就已经进入了历史的低位区间。2014年的6月,上证指数的平均估值不到10倍。不过那时候的市场,大家对A股的情绪其实也进入了低谷,基本上没有人关注。

上证指数2013-2014的估值水平
这种反差行为,其实蕴藏着一个巨大的风险。
当熊市的时候,没有人敢进场,因为害怕低于未算低。可当牛市来的时候,大家都跑步进场,因为害怕错过那一个亿。可是,熊市的人害怕没进场或者进场了一直阴跌的人,他们的本金可能还在。可牛市冲进去的人,往往会亏的更加严重。
在投资这件事上,人往往会在自信满满的时候,亏得最多。你盯着别人的利息,人家盯着的是你的本金。因此,牛市投资,注定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更何况我们没有人能够准确判断现在到底是不是牛市。如果盲目的冲进场,等待我们的不是盆满钵满,可能是钱去财空。
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有两句俗话很能形容牛市中容易亏钱的情况: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说的就是,会打拳的反而容易被人打死;懂水性的人,反而容易淹死,都以为自己是内行而低估了风险。
乍一看有点反常识,可仔细一想确实如此。不会打拳的人不敢轻易和别人比拳,被打死的概率就会比经常打拳的人更低。不会游泳的人,不敢下水,那被淹死的概率反而比经常下水的人更低。

懂水性的人反而更容易被水淹死
投资也是如此,不懂股票的人,只买低风险的产品,他们的风险其实反而比经常购买各类高风险产品的人要低得多。最无畏的人通常是什么人?是无知的人。初生牛犊为什么不怕虎?因为它还不知道老虎是什么。只看到股票的收益,却忽略了风险,是因为他们往往没有在这上面亏过大钱。这不正是很多新手投资者看着收益排行榜选择产品的投资逻辑吗?
为什么就连投资大师巴菲特都把风险管理挂在嘴边呢?投资的第一原则是避免亏损,第二原则是不要忘记第一条。因为一旦投资出现亏损,想要取得收益就会变得难上加难。

不同亏损幅度回本对应的涨幅
如果你亏了20%,要涨25%才能回本。当亏损了50%,需要涨100%才能回本。请注意,这说的仅仅是回本,不是有收益。现实中如果你亏了50%,又有多少机会碰到100%的涨幅或者要等多久才能回本呢?
而在牛市这样容易让人产生错觉的行情中进行投资,本身就是一件很冒险的事。因为媒体上各种收益数字会不断刺激你的神经,仿佛市场上到处都是获利的投资者。
于是为了不让自己的钱像那些只把钱存在银行的人那样贬值,不错过这一波牛市送钱的机会了,最终还是选择冲进牛市博取收益。可正是这种行情,很容易让冲进去的投资者享受到短暂的表面浮盈,这种虚幻的数字反而容易麻痹你的理智,让你在亏损的时候舍不得离场。
尊重投资中的常识,培养风险意识经历了近15年的学习,尤其是在吃过真金白银的亏后,开始越来越意识到,财富管理的第一要务是风险管理。特别是在你开始独立工作,学习支配自己财富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这种风险意识。否则,等你真的有钱了,你就会因为没有风险意识而白白送掉自己的血汗钱。
如果你不懂管好自己的几万块,你会在拥有了几百万后突然就学会了财富管理?这就像你在职场上如果连自己都管理不好,你会突然能够有能力带十几人的团队一样,纯属痴人说梦话。
在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下国内的高净值人群,看看他们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富的。

高净值人群的财富中现金和存款占比不低于40%
根据招商银行和贝恩资本每年发布的高净值人群财富研究报告显示,高净值人群在2017-2023年期间,现金及存款的比例从来没有低于40%。随着这几年经济的下行,他们的现金存款比例反而持续上升,对于安全的银行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的需求则是逐年增加。随着资本市场的波动和房地产调控深化带来的影响,2023年高净值人群持有现金及存款的比例达到了近5年来的高达,达到了接近60%的比例。
通过对4000多名高净值人群的访谈,只有22%的高净值人群也会考虑尝试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但投资的比例也不会很高。这其实和之前我在之前文章中提到的,经济下行的时候会有一波牛市,但这种牛市持续的时间不会长,因为基本面不支持这种政策推动下的牛市,详细论述可以回看《》。
所以,在当下的A股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的时候,各位更应该关注的不是错过多少收益,而是需要承担的风险。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点才选择进场的朋友,真的想清楚背后的风险了吗?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