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在远景科技集团举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能源系统"闭门科技会上,董事长张雷首次系统阐述"物理人工智能"概念,揭示AI正从"工具属性"向"主体属性"的根本性跃迁。这一范式变革,将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从自动化到自主化:AI的主体性觉醒张雷指出,区别于蒸汽机、电力等传统生产力,AI的核心突破在于实现"自我感知-自我决策-自我进化"的闭环。他以"孩子与同事"比喻强调,AI不再是简单工具,而是能与人类协同创造的价值主体。在可再生能源占比超60%的新型电力系统中,AI的毫秒级数据处理能力可破解"高比例间歇性能源+市场化电价波动"的复杂巨系统难题——例如通过"天枢"能源大模型实时优化风机启停策略,使单台风机收益提升20.9%;通过"天机"气象大模型将7天以上气象预测准确率提升40%,为绿电消纳提供精准气象支撑。
物理定律的深度耦合:消除"幻觉"的科技范式远景提出的"物理人工智能",本质是AI与物理规律、系统边界的深度耦合。张雷强调,通过将能量守恒定律、空气动力学方程、电网潮流计算等物理规律嵌入算法,可彻底消除传统大模型的"幻觉"问题。以"天枢"能源大模型为例,其基于海量天气、设备、电网数据,运用图神经网络与多模态Transformer算法,通过"云-边-端"协同实现实时控制,在电力交易中精准捕捉电价波动规律,使储能资产收益提升15%,绿电消纳率提高20%。
智能资产革命:从物理资产到AI资产的竞争张雷预言,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从装机容量、资产规模转向"人工智能资产"——即大模型的"智商"(算法先进性)、"智能体数量"(场景覆盖度)与算力规模。远景通过"大模型+硬件+场景"的完整落地体系,已构建起从风电齿轮箱全自研、主轴承零失效到AI风机、AI储能的全链条智能生态。其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作为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更成为能源大模型的"超级训练场",通过2000个区域维检中心与400个电力营销中心的实时数据闭环,持续进化模型能力。
中国机遇:场景+数据的全球领先优势在张雷看来,中国凭借丰富的工业场景与产业数据,在物理人工智能领域具备天然优势。远景自研的EnOS智能物联平台已管理全球超60GW风机资产,支撑全国65%风电资产运营。随着《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的推进,中国正通过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弥合智能鸿沟,而物理人工智能主导的能源大模型,将终结行业同质化"内卷",推动全球能源系统向理性繁荣转型。
这场从"物理资产"到"智能资产"的深刻变革,正在重构人类对能源系统的认知——当AI成为"智能体"生态系统的主体,绿色能源转型的征程将迎来真正的智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