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长赣高铁已开工,江西省为何不顺势推进这条南下广东新铁路?

随着湖南段黄兴镇机场特大桥首根桩基顺利开钻,备受瞩目的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简称“长赣高铁”)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这条

随着湖南段黄兴镇机场特大桥首根桩基顺利开钻,备受瞩目的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简称“长赣高铁”)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这条全长429.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湖南长沙与江西赣州,途经浏阳、萍乡、井冈山、遂川等地,预计2030年建成通车。届时,长沙至赣州的通行时间将由目前的4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长沙至厦门也将实现5小时直达。

长赣高铁的开工,标志着江西高铁网络再次迎来重大升级。近年来,江西高铁建设持续提速,沪昆高铁、昌赣高铁、赣深高铁等相继通车,基本构建了南北贯通、东西互联的高铁骨架。然而,令人关注的是,在长赣高铁顺利推进的同时,江西另一条规划已久的南下通道——赣广高铁,却迟迟未能启动,甚至频频传出“搁置”消息。这不禁引发外界疑问:既然长赣高铁已开工,江西为何不顺势推进赣广高铁,打通又一条南下广东的高速通道?

赣广高铁,即赣州至广州高速铁路,规划线路全长约312.8公里,其中江西境内约157.5公里,广东境内约155.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拟设赣州西、信丰北、龙南北、全南、连平、新丰、吕田、广州北等8座车站。该线路一旦建成,将成为江西继赣深高铁之后第二条直达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铁通道,进一步缩短赣南与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对推动赣南苏区振兴、促进赣粤经济融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然而,尽管赣广高铁早在多年前就已纳入相关规划,却始终未能迈出实质性步伐。根据江西省发改委和广东交通部门的公开回应,该项目短期内难以实施,主要原因在于“替代通道已成型,新建必要性不足”。目前,赣深高铁与广汕高铁已通过仲恺联络线实现无缝衔接,形成了赣州—深圳—广州的便捷高铁通道。尽管绕行略远,但实际运行时间仅比新建赣广高铁多约15分钟,投资却可节省数百亿元。在国家严控高铁建设节奏、强调投资效益的背景下,赣广高铁显然难以获得优先支持。

此外,赣广高铁还面临跨省协调难度大、线路走向争议多、环保压力大等多重挑战。江西方面希望借该线路强化赣南枢纽地位,而广东则更倾向于优化既有路网,避免重复建设。加之武广高铁韶关段已无新增线路空间,赣广高铁接入广州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赣广高铁的“遇冷”也折射出当前高铁建设逻辑的转变。过去十年,我国高铁建设以“大干快上”的姿态迅速成网,但随着骨干网络基本成型,国家层面开始强调“精准投资、效益优先”,对新线的审批愈发谨慎。尤其是跨省高铁项目,若无明确客流支撑、战略价值或经济效益,往往难以通过国家发改委和国铁集团的“双门槛”。

虽然如此,但也并非毫无转机。随着赣南地区经济持续增长、赣粤合作不断深化,未来若客流需求充分显现,或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赣广高铁仍有望重启。从官方的答复来看,赣广高铁项目只是暂时没有具备启动的条件;此外,江西还是坚持与国家沟通,力争将赣广高铁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就是说,赣广高铁项目虽然不会在“十五五”期间启动,但在这之后还是有希望启动建设。因为,这不仅是一条铁路的命运之争,更是区域发展中“时机”与“现实”的博弈。江西要打通南下“第二通道”,仍需等待一个更合适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