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说过,他的小说受到过《水浒传》的影响,甚至那《书剑恩仇录》就是照着《水浒传》的模板去写的,所以他笔下也有不少致敬《水浒传》的设定。
比如给一些角色起上名不副实的外号,尤其是那《鸳鸯刀》里的太岳四侠尤为明显,那四人中的盖一鸣,外号更是浮夸得离谱,只道是“八步赶蟾、赛专诸、踏雪无痕、独脚水上飞、双刺盖七省”,其实他不过是个三流武者。
而武功的设定,也存在这种情况,本文就聊聊金庸笔下那些因为名字而被读者高估的武功。
第一招:六脉神剑
提到六脉神剑,多数人想到的就是“法术机关枪”,笔者小时候也因为电视剧而误解了这门神功,以至于常常对小伙伴使出这招。
其实原著中的六脉神剑并非法术机关枪,而是如其名一般,是剑法,攻击方式也是刺、劈、砍,只是区别在于它是无形气剑,是能够化气为形,不要求手上有兵器。

(六脉神剑剧照)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有多强,首先它要求修炼者有极深的内力方能练成,可就连身怀北冥神功的段誉也只能时灵时不灵,那到底要内力深厚到什么程度的人才能驾驭它?
何况它的威力也十分一般,少室山大战时,慕容复躲在大树后面,段誉就伤不了他了,所以花费大量的精力修炼这武功着实有些不值得。
第二招:斗转星移
段誉所用的武功不咋地,他那对手慕容复的斗转星移,也多少有些浪得虚名的意思。
表面来看,那招式能够让修炼者做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仿佛无敌了。
就好似是独孤九剑那种能够破尽天下武功的效果一般,可事实却是如何?
除了对付一些二三流高手有效,真正遇上了顶尖强者时,你哪里看到慕容复赢过?他怎么不用斗转星移反弹萧峰的降龙十八掌?

(斗转星移剧照)
说白了,这就是一门用来虐菜的武功,对顶尖高手几乎无效。
第三招: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
天山童姥之所以看起来很强,就因为她修炼了那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能达到返老还童的目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返老还童给她带来了什么?似乎孩童的模样反倒让她处处受限,而且书中也说了,这返老还童的效果是修炼那武功的副作用。
而书中也没写明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具体有多大的威力,感情这玩意就只有副作用?那修炼它的意义是什么?
第四招:岱宗如何
金庸笔下最强的武功是哪一个,着实不好说,但要说最扯的武功,岱宗如何一定能排得进前三。
你看看它是怎么发招的就懂了:“这一招可算得是泰山派剑法中最高深的绝艺,要旨不在右手剑招,而在左手的算数。左手不住屈指计算,算的是敌人所处方位、武功门派、身形长短、兵刃大小,以及日光所照高低等等,计算极为繁复,一经算准,挺剑击出,无不中的。当时玉音子心想,要在顷刻之间,将这种种数目尽皆算得清清楚楚,自知无此本领,其时并未深研,听过便罢。”

(泰山派剧照)
敌人都是傻子吗?等你在原地计算距离、位置这些参数,然后再等着被你打是么?
话说这还像是高手对决吗?
第五招:须弥山掌
这“须弥山掌”乍一听还以为是什么隐士高人的拿手绝技,其实它不过是少林派七十二绝技之一。
只是这招式的威力也并没有多浮夸,你且看渡难使出此招时的描述:“这门掌力极难练成,那是不必说了,纵然练成了,每次出掌,也须坐马运气,凝神良久,始能将内劲聚于丹田,哪知渡难要出掌便出掌,一动念间就将‘须弥山掌’拍了出来。”
书中明确提到,使出此招时,他的黑索威力就降低了,而且还说这招式难练,那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还不如精修一门武功呢。
第六招:七伤拳
其实多数人对于七伤拳是有误区的。
它并非是先伤己再伤敌,以正确的方式修炼,就不会伤害自身。
比如张无忌就说过这么一句:“张无忌道:‘木灵子前辈想必内功深湛,自然能练,不但无害,反而强壮脏腑。依晚辈之见,宗前辈的内功如不到那个境界,若要强练,只怕终归无用。’”

(七伤拳剧照)
不过话说回来了,连谢逊这种级别的高手都没有驾驭这拳法的内力,也是一练七伤,那总不能人人都像张无忌一样有九阳神功吧,所以这招式也和六脉神剑一样,性价比极低,一般人修炼,只会害了自己。
第七招:玉女心经
《神雕侠侣》故事初期最亮眼的武功,无疑就是那《玉女心经》了,毕竟李莫愁这般高手还觊觎其中的武功。
可后来龙杨二人合练玉女心经真有多强吗?

(玉女心经剧照)
着实看不出,至少后期杨过就基本放弃这门武功了,而小龙女修炼这武功更是副作用极大,她几次身受重伤都是因为修炼玉女心经所致。
因此这武功也给人一种言过其实之感。
第八招:吸星大法
金庸笔下吸人内力的武功有不少,诸如北冥神功、九阳神功都有此类效果。
然而那吸星大法却是奇葩,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能够操控引力的武功能,可它也仅仅只是让修炼者能够吸走他人的内力,奇葩的是用这武功吸来的内力却不能为自己所用,反而会害了自己。
后来任我行就是因为无法驾驭自己体内那混乱的内力走火入魔而死,所以这神功有啥意义?不纯粹是害人害己吗?
除了这八招之外,金庸笔下还有哪些武功让你觉得名不副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