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红楼梦》究竟是为何元春怀孕也没躲过死劫?真的是皇帝冷血吗?

在整个《红楼梦》的著作中,我们看到有一位非常正面的女性,她不是薛宝钗,也不是林黛玉,而是元春。她是贾家唯一一位身处后宫中

在整个《红楼梦》的著作中,我们看到有一位非常正面的女性,她不是薛宝钗,也不是林黛玉,而是元春。她是贾家唯一一位身处后宫中的女子,然而很多人都不解的是为贾元春在最后怀孕的时候,也没难逃一劫?究竟是皇帝冷血还是她犯了大错呢?

贾家最有希望的靠山

在整个贾家中,元春算得上是好女儿,她的生日是和贾府里太祖爷的生日是同日的。虽然整部著作对元春描写的不多,但通过细枝末叶可以看出元春是一位很有才华,知书达理、有德、孝顺的女子。

那么,当初元春是怎样进宫里的呢?估计很多人都会猜测,当时女子想要进宫的话,唯一的机会就是参加秀女选拔,难道元春也是以这种方式进宫的吗?

其实,元春真不是通过选秀女的方式入宫的。在当时的社会中,女子进入皇宫的方式不仅仅只有参加选秀这一种方式,还有通过“人事”进入皇帝后宫,元春则是这第二种方式。作为贾府这样的翰墨诗书之族,元春在贾母的教育之下,耳濡目染,其文化水平并不低,所以她通过“人事”进宫最初是做了女史。

那么,女史究竟是什么职位,到底是做什么的呢?关于“女史”这个词,最早出自《周礼天官》中的一句:“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所以,换句话而言女史其实是王后的秘书,也是一种女官。

元春进宫多年,但是关于她在宫里如何,著作中没有给出更多的陈述。当整个贾家在后来把所有希望都放在元春身上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元春自己本身在宫里过的就不是很如意,掀不起什么浪花。

贾政站错队伍卷入权利漩涡

在贾政生日当天,宫里太监传来旨意,让贾政进宫面圣。当时整个贾家都是慌作一团,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直到过了2个多时辰,荣国府的大管家跑回来禀报说元春大小姐封为贤德妃后,贾府上下开心极了,这对贾家众人来说无疑是大好消息。贾母更是要张罗带着有品级的丫鬟们去谢恩,而贾政却一直没有回来。

在这里重点说一下,可以说元春的死,也是贾政间接导致的。因为之所以元春封妃,贾政没有急于回来的根本原因,那是因为贾政去了“东宫”,谢恩去了。在一般人眼中,东宫应该是太子的住所,难道贾政当时去见的是太子吗?

其实并不是,在整个《红楼梦》的著作中根本没有提到贾府和太子有任何的关系,根据当时的史料对“东宫”的解释,贾政去“东宫”能见的就只有几个人:老太妃,太上皇、皇太后。

贾政之所以会第一时间去东宫,归根结底是因为元春封妃的本质是太上皇干预的结果,贾政直奔东宫谢恩,并没有去皇帝的居所。

而新帝被迫接受元春封妃这个事情,心里是耿耿于怀,很不满意的。再加上贾政去东宫谢恩,这种站错误的举动,新帝更是无法接受的。尤其是当得知元春怀孕后的这个消息,其实新帝并没有多大高兴,因为他知道一旦元春生下的是皇子,那么这就可能助长太上皇的势力,由此一来就好威胁到新帝的权威。

所以,怀孕的元春,对于新帝来说就是一种隐患,是要必须清除掉的,哪怕是牺牲自己的骨肉,也是在所不惜的。

元春省亲时就已经埋下祸根

元春刚入宫的时候,应该是默默无闻的,没有得到任何提拔,当时元春处于寄人篱下的地步,因为宫廷是冷漠的,常年明争暗斗,元春也曾幻想过自己被宠幸,可她知道自己在宫里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尤其是她的性格,根本不善于争宠。

然而在太上皇的推波助澜之下,元春坐上了妃子的位置,这本就是一步险棋,凌驾在皇权政治斗争的火炉中。封妃之后,元春的处境是如履薄冰。

而贾家却根本没有看出这背后的端倪,反而更是耗尽家族财力去铺张浪费修建大观园,为元春省亲做准备。这种过度张扬的行为,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引起皇家对他们贾家的忌惮。

常年在宫中生活的元春,她早就知道贾家在后来发展中并没有真正为皇室带来任何实质利益,无法为新皇帝提供任何的政治方面的帮助能力。尽管自己是被封为了妃子,但对于元春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通过省亲这件事来看,从表面上说它是象征着皇家的恩宠和贾家的荣耀,然而仔细品味元春在省亲的时候就已经埋下祸根,暗潮永通,危机重重。

在常人眼中,省亲这种活动应该在白天进行,而元春的省亲却在深夜进行的,前后加在一起不过五六个小时,这说明她压根就是皇家的工具,白天需要在皇宫里尽忠,晚上省亲也凸显了元春在皇家宫中是卑微的,虽为贵妃,实为皇帝奴仆,所谓荣宠不过是表象。

在省亲的全程中,元春情绪波动很大,她叮嘱家人最多的就是要节俭、低调。尤其是进入大观园以后,面对奢靡的场景,元春的忧虑更多了,多次落泪

黑夜象征死亡与终结,元春离宫时灯火辉煌,返宫时夜色深沉,暗示贾府“烈火烹油”之盛即将堕入黑暗。

总之而言,虽然元春是怀了新帝的骨肉,但通过贾家的种种行迹来看,于皇上而言就是威胁自己的存在,壮大太上皇的势力。所以,元春会成为贾家和皇家的牺牲品,一生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她的死,只能说是政治斗争最终造成的!

评论列表

雪松
雪松 4
2025-08-30 01:17
错误百出,不懂就别胡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