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后提出了“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屋子再请客”三个著名的外交方针。其中“一边倒”指的是全面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打扫屋子再请客”是摧毁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特权,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外交,最后的“另起炉灶”指不承认旧中国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鲜为人知的是,其实“一边倒”政策是最晚确定的,而且一边倒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了要倒向苏联。在三大战役结束之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意识到了蒋介石集团败局已定,新中国建立只是时间问题。为了争取到这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美国和苏联都曾向中共抛出橄榄枝
按道理说,在冷战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对立,因为意识形态的分歧,新中国应该会毫不犹豫倒向苏联。但由于历史上苏联以共产国际领导者的身份,多次粗暴地干涉中国革命,扶持王明等人进行所谓的“肃反”,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

三大战役
而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斯大林支持的也是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并和其签订了对中国并不平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还要求中共与国民政府和谈,放弃革命斗争,因此双方的关系在当时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那么好
特别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共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革命道路,让斯大林以为中共会和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一样不听从共产国际的指挥,因而双方的芥蒂越来越深。反观美国,早在罗斯福还在世时期,他就发现中共是为中国的民族解放而斗争,不是和苏共一样一味强调革命输出
而二战后,美国为了自身利益积极摧毁着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体系,提防着日本可能复苏的军国主义,围堵着苏联为首的共产国际阵营。他们在远东急需一个强大而又可靠的盟友,而即将建立新中国的中共,就是当时执政的美国民主党所考虑的对象

王明
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期间,美苏在德国爆发了柏林危机,苏联对南斯拉夫的强势使铁托等南斯拉夫领导人对苏不满,转而寻求和美国的合作,并间接接受了马歇尔计划。这些都让美国意识到,社会主义各国不是铁板一块,和苏共关系不是特别近的中共便成了美国认为可以拉拢的对象
之后美国国务院指示在中国生活很久,并在中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美国人司徒雷登,让他探探中共的态度,寻求合作的可能。同时并让他给中共中央的领导人们传话,如果满足以下三点美国会立刻承认新中国,①新政权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②新政权完成对旧政权的取代,③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前两点是理所当然,这里解释一下第三点,美国是希望新中国能成为其在远东的强大盟友,带着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等一众国家制衡苏联,反对苏联的意识形态输出。那么对于美国开出的条件,中共中央的领袖们是什么态度呢

斯大林
领导人们在商量之后,决定和司徒雷登进行非正式会谈,并将美国纳入新中国外交的重点考虑对象。原因有三,①苏联和中国有着利益冲突,苏联逼迫蒋介石方面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些新中国肯定是要废除的,这或许会得罪苏联,如果能够有拉拢美国不失为一种“远交近攻”
②如果能和美国谈拢,那么蒋介石方面的援助将被切断,有助于我国的解放事业。③当时的美国非常强大,且其反殖民形象非常鲜明;如果美国率先承认新中国,不仅能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打破外交孤立,还能加速我国的反帝反封建进程
1949年4月,周恩来派他的燕京大学校友黄华作为中共代表和司徒雷登接触。与此同时中共派遣刘少奇前往苏联,再次接触斯大林,对美苏双方同时进行摸底。经过多次商谈后,中共中央得到了美国和苏联对新中国的承诺和要求

司徒雷登
建国前美国要求解放军保证美国在华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承诺是不再援助蒋介石集团,在华美军主动撤离。建国后美国承诺承认新中国,同意对华出口非战略物资和技术,搞一个类似马歇尔计划的翻版,提供资金帮助中国战后建设,但具体提供多少资金,需要以新中国的实际需求判断
而美国提供这些承诺的条件是,新中国要民主联合,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要在新中国有一定的席位,外交上对美友好且不能依附苏联。而苏联方面已经得知中共在与司徒雷登接触,意识到拥有强大解放军的,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有可能近亲美国,斯大林立刻做出了以下部署
首先是在刘少奇使团下车的那一刻,苏方就举行了高规格的欢迎仪式。在双方进行会谈的时候,斯大林再也不提之前为了苏联的在华利益,而给中共的电报中,反复要求中共和蒋介石搞联合政府的事。斯大林还对刘少奇说,之前对中共说了那些话,是因为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不够

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们
因此妨碍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对此我们非常愧疚,并表示深刻反省。如果之后再出现这样的事,中国的同志们大可直接说出来,我们会好好听的。在苏联这样的态度下,双方会谈进行的非常顺利
斯大林承诺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会提供经济、军事和技术援助,包括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派遣专家指导具体的项目,帮助新中国建立现代化的海军和空军,支持并支援解放军对全国的解放战争。最关键的是,苏联同意修改蒋介石和斯大林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去掉不平等内容、不再侵害中国的主权利益,并在修订后的条约中增加援助性的互惠互利,苏联控制下的,在中国东北的工厂、铁路、港口也将完全交还给中国。唯一的条件就是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要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比之后中共更倾向接近苏联

开国大典油画
首先是美国的各种承诺都伴随着一定的条件,而且对华开放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具体开放多少要打一个问号。最重要的是领导人们考虑到,如果亲近美国,那么苏联的地缘政治环境将非常糟糕,他不排除会对近在咫尺的中国采取军事行动,到时候美国又是否会帮助中国呢?
在得知新中国将倒向苏联后,司徒雷登向中共申请,希望到北京和毛泽东进行面谈,对此中共也持开放态度。然而就在司徒雷登启程时,美国国务院急令他立刻回国,因为当时北约即将成立,目标就是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如果这个时候代表民主党的司徒雷登去见了毛主席,那么共和党一定会趁机攻击民主党,给他们戴上“通社会主义”的帽子,这将严重影响美国的下一次大选。而在中共中央的眼中,外交大事随便反悔,无疑显露出了美国的傲慢和无礼,因此也不再接触美方
最终毛主席发表了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宣告着新中国在成立之后,倒向苏联的外交政策正式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