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母亲,能为孩子托起的底,是为他(她)托起一个情绪稳定的底。稳定的情绪,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度。
毛姆所著的小说《面纱》,女主人公凯蒂悲剧的起源,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是凯蒂的母亲贾斯汀太太。

贾斯汀太太一直渴盼丈夫能当上高等法院法官,当知道希望落空后,只得将目光投向大女儿凯蒂。
贾斯汀太太有两个女儿,凯蒂的妹妹多丽丝,入不了母亲的法眼。因为,凯蒂的相貌实在比妹妹占有太多优势。
深褐的眼眸,紧致的皮肤,俏丽的嘴唇,一切搭配得很是协调。与之相比,多丽丝鼻子太长,其余五官也远不及姐姐来得吸引人。
贾斯汀一直给凯蒂灌输的观念就是:女人嫁人要的不是门当户对,而是向上攀爬。

因此,当凯蒂从第一个社交季开始,各种各样的男子向她示爱,贾斯汀太太的眼里通通都容不下。因为那些男子虽年龄相与凯蒂相当,也拥有优秀的前程,但他们在贾斯汀太太的心里,还不够格。
凯蒂呢,因为年轻,她乐于享受被众人追逐的快感,也从不担心自己的婚嫁。一场场舞会带来的愉悦,让她将青春挥霍得越来越少。
直到二十五岁,青春不再,贾斯汀太太看凯蒂的眼神,眼里已满是不耐。这个她曾寄予全部希望的女儿,没能给她带来门第的擢升,渐长的年纪,已成为家庭的负担。
这时的贾斯汀太太,一心只想将女儿打折甩卖。

与之相反的是,凯蒂的妹妹多丽丝,在第一个社交际就将自己许给了一位名医的儿子。多丽丝身上从未被母亲寄予过厚望,自然她对自己也没那么高的要求,遇到合适的人便准备嫁了。名医不久后因过人医术被授予爵位,多丽丝无疑也在母亲心中提升了地位。
就在多丽丝准备结婚之前,沃尔特出现了。沃尔特是名细菌学家,生性刻板无趣,但对凯蒂一片真心。只是凯蒂从未留意过他,与之跳了不下十次舞,也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有人告诉过她,她转头便忘。
沃尔特向凯蒂表明心迹求婚,凯蒂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喜欢眼前的这位细菌学家,但母亲贾斯汀的冷言冷语,以及妹妹即将举行的婚礼,成了压在她头上的重负。
她知道,再在家耗下去,保不准母亲哪天会做出什么行为,这样的日子太压抑。她也不想成为妹妹婚礼上的女傧相,那样实在够丢人。
凯蒂能确认的是,沃尔特马上要离开这个国度,去往香港。只要与之结婚,她能立即逃离这个太过压抑的氛围。

于是,在没有任何情感基础的情况下,凯蒂答应了沃尔特的求婚。没有爱情的婚姻关系就此建立,这也成为后来一切悲剧的起点。
都说一个家庭中,男人是女人的命,女人是男人的运。其实在我看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女人更是决定家庭幸福与否的关键。因为女人很容易情绪化,而过于情绪化的女人,会是家庭的灾难。
不那么富裕的家庭,依然可以过得温馨,一个精打细算的女人,会将平凡的琐碎经营得有滋有味;
与之相反,哪怕一个男人拥有再多权势,一旦不幸娶了个作精,家中时不时的暴怒和争斗,必然让男人无心事业。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孩子。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什么才是他们一生中最为珍贵的底气?
学历文凭吗?还是父母留下的财产?这些都重要,但不是最为重要的。
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是稳定的情绪,这是人一生的砝码,无论是对其未来的家庭,又或是学业事业,都极为重要。
情绪不稳,谈何成事!

想到朋友不久前的一次叹息。朋友对她的儿子从小要求极严,考试必须满分。儿子考取重点高中后,进了竞赛队,无奈,竞赛成绩一直不太理想,高一时拿到省赛一等奖,却无缘省队。
因朋友从小对儿子的严厉要求,孩子的情绪不太稳定。他看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确天赋有限,但他不愿退出竞赛队,无法接受自己。
压力像一座座大山,使得那孩子不断说出丧气话,有时甚至会说出很极端的话来,把朋友吓得心绪不宁。
当她和我诉说这一切时,我心里一直在叹息,这一切的因,都是自幼种下的。从小过于严苛的要求,让这孩子觉得人生没有退路,才会极端。
告诉孩子,没事,妈妈永远爱你,无论何时何地;
告诉孩子,没事,凡事都有退路,无论哪种情境。
为孩子托起他人生的底,不在于要给他多少财富,相比于物质,精神的财富才是最难继承的。
生活太多的悲剧,源于逃避,逃避一种苦难,陷入另一番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