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新领导人“首访”俄罗斯,和普京密谈2个半小时,签下多个秘密文件,要求移交前总统阿萨德…
当叙利亚新任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踏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那一刻,全世界的目光瞬间聚焦于此。
这个曾被俄罗斯视作劲敌的人物,此刻竟坐在普京的对面,神情轻松,谈笑自如。
在政治的舞台上,从来不存在永恒的恩怨,唯有利益才是永恒的主题。
沙拉将他的首次出访选择在莫斯科,这绝非偶然之举,而是一场充满了高风险与高回报的外交豪赌。
他所下注的,不仅是自己政权的存亡续绝,更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命脉。
谁也没有预料到,他会前往俄罗斯。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莫斯科一直是巴沙尔・阿萨德政权最为坚实的后盾。
2015 年,俄罗斯军队直接介入叙利亚局势,其空军对反对派的阵地进行了轰炸,特种部队更是深入前线作战,塔尔图斯海军基地与赫迈米姆空军基地成为了俄军在地中海地区的重要支点。
如果没有俄罗斯的支持,阿萨德政权早已不复存在。
而沙拉,正是在去年年底推翻阿萨德政权的那个人。
按照常理来说,他与克里姆林宫之间可谓是有着血海深仇。
然而,现实的严峻形势却迫使他不得不走进那扇门 —— 他所领导的政权正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
国际社会对其政权的承认遥遥无期。
土耳其、沙特等国与叙利亚恢复了接触,德法两国外长也罕见地对叙利亚进行了访问,但这些都只不过是试探性的姿态而已。
联合国尚未对叙利亚新政权予以承认,欧美等主流国家也只是冷眼旁观。
更为致命的是,以色列的空袭几乎每周都会上演,而沙拉政府除了发表声明进行谴责之外,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他曾经寄希望于西方能够伸出援手,可最终得到的却是彻底的无视。
华盛顿深陷于国内的政治泥潭之中无法自拔,欧洲各国也自顾不暇,没有谁愿意为一个尚未站稳脚跟的政权去承担风险。
他必须要找到一个新的支点。
放眼全球,也只有俄罗斯具备能够即时进行干预的能力。
塔尔图斯是俄罗斯在地中海地区唯一的海军基地,赫迈米姆则是其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空军枢纽。
这两个基地维系着俄罗斯在地中海的存在,其影响力辐射到了北非、中东乃至南欧地区。
一旦失去它们,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将会被彻底摧毁。
沙拉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此次前往莫斯科,并不是去求情的,而是去进行谈判的。
在会谈中,他直接提出了要求 :将流亡在莫斯科的阿萨德交出来,让他回到叙利亚接受人民的审判。
这并不是一次试探,而是一次彻底的摊牌。
阿萨德是俄罗斯手中的最后一张政治牌,它象征着俄罗斯对旧政权的承诺。
如果将阿萨德交出去,就等于宣告莫斯科的庇护承诺是可以随时被抛弃的。
那么未来,还有谁会相信俄罗斯的保证呢?
但是如果不交,沙拉就有可能会彻底倒向西方,届时美军接手基地,俄罗斯十多年来的经营就将化为乌有。
普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以 “需保障其人身安全” 为由委婉地拒绝了引渡请求,其话术虽然体面,但实际上却是在回避核心问题。
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沙拉手中握有基地使用权这张王牌,他不需要明说 “不交人就撤军”,只需要让俄方意识到这种风险是真实存在的就可以了。
从法律上来说,叙利亚政府是有权终止基地租约的。
一旦美军或北约势力介入,俄罗斯就将彻底失去在中东地区的立足点。
这样的威胁,克里姆林宫是无法忽视的。
与此同时,沙拉在莫斯科对记者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 :“叙利亚正与中俄建立基于战略利益的稳定关系,这与同美西方发展关系并不矛盾。”
这句话看似随意,但实际上却是字字斟酌。
他不敢直接向中国喊话,只能借助在俄罗斯的场合间接地释放信号。
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亲手制造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 “东突” 问题。
他上台之后,任命了一名与 “东突” 恐怖组织有关联的人物担任政府高官。
此举直接触碰了中国的红线。
“东突” 是联合国及中国政府明确认定的恐怖组织,长期以来在新疆地区制造暴力事件,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
沙拉的这一行为,无异于挑衅。
中国此前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解除对叙制裁的提案,理由正是 “叙新政权未回应反恐关切”。
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中叙关系就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推进。
但他又无法忽视中国的分量。
中国手中握着他最急需的两样东西 :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权,以及战后重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