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使用AI软件把闺蜜照片制成恶搞表情包并转发,法院:构成人格权侵权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邵可强 通讯员 鲁维佳 一言不合就“斗图”、发表情包,已然成为不少人在社交媒体聊天时的日常习惯之一,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邵可强 通讯员 鲁维佳

一言不合就“斗图”、发表情包,已然成为不少人在社交媒体聊天时的日常习惯之一,有的甚至借助AI等技术制作真人表情包。近日,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利用真人表情包恶搞而引发的纠纷案件,最终以侵权者赔礼道歉而结案,这起案件也为大家敲响了警钟。

张某和周某曾是大学时期的室友兼闺蜜,毕业后,二人因生活琐事产生了较深的矛盾。今年4月,张某为发泄私愤,使用AI软件将周某的照片制作成几张恶搞表情包,并在抖音平台配上不堪入目的文字进行广泛传播。周某发现后,多次要求张某停止侵权行为并删除相关表情包,但张某不仅对其要求置之不理,还多次通过短信、微信朋友圈发布一些涉及周某的侮辱性言论。无奈之下,周某将张某诉至法院。

周某称,张某的行为已对其名誉权、肖像权造成了严重损害,亲友也对她指指点点,致使她原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干扰。她请求法院判令张某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公开书面赔礼道歉,为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对此,张某则表示,自己的抖音账号粉丝数量不多,影响范围极为有限,并未对周某的肖像权等造成实质性损害。而且周某也以“维权”为名,通过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发布了不少攻击自己的言论,她自身也存在过错,所以周某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诉求于法无据,自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案件审理过程中,在法官的居中调解下,被告张某删除了相关视频并向原告周某当面道歉。然而,双方在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事项上未能达成一致,于是法院依法作出了裁判。

惠济法院经审理认为,自然人享有人格权。公民的人格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在本案中,被告张某在抖音网络平台使用其自制的原告周某的表情包,并且标注了原告的名字,已对原告构成侵权。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张某立即停止对原告周某的侵害行为;驳回原告周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判决作出后,张某不服,提起上诉。双方经郑州中院二审法官主持调解,达成调解协议:1.张某通过书面方式向周某道歉,书面内容为:“张某同意为自己从2025年4月起公开发表过的关于周某的不当言论及表情包表示歉意,双方一致承诺,不再对对方发表不当言论。”2.该道歉书仅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张某履行完毕后双方再无其他纠纷。协议达成后,张某当场履行,至此,这场因真人表情包引发的纠纷落下帷幕。

承办法官表示,一些表情包特别是真人表情包,不能随意创作和使用,否则表情包容易变成“侵权包”。通常情况下,需要警惕以下两种风险:第一,商业性使用。一些人出于商业目的,制作、传播侵权表情包,或未经授权将他人享有权利的表情包进行商业性使用,可能构成侵权。第二,“恶搞”真人表情包。本案就属于这种情形,在使用、传播真人形象的同时还恶意丑化他人形象,贬低他人人格,降低他人的社会评价,可能涉及侵犯他人肖像权、名誉权。

那么,真人表情包应该如何正确“打开”呢?关键需把握两点:第一,必须事先取得肖像权人的明确授权;第二,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对他人形象进行恶意丑化或人格贬损。在合法合规且获得授权的前提下,个人学习或朋友间非公开的小范围交流通常不构成侵权,切记不可用于商业用途或大规模传播,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纠纷。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温中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