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当纹影仪遇上无人机!栖云通航助力延庆科技节,点燃少年航空梦

“快看!我的手掌下藏着‘隐形的风’!”10 月 28 日,延庆区第四中学的操场上,300 架无人机编队刚变换出世园公园中

“快看!我的手掌下藏着‘隐形的风’!”10 月 28 日,延庆区第四中学的操场上,300 架无人机编队刚变换出世园公园中国馆的轮廓,栖云通航的科普展台前又传来阵阵惊呼 —— 第四十三届延庆区学生科技节的 “科技盛宴” 中,这只深耕低空科技的 “蜂鸟” 正用硬核又有趣的科普,为青少年打开航空世界的大门。

科技节现场:“看不见的科学” 成网红打卡点

以 “与科技同行” 为主题的本届科技节,汇集了机器狗舞狮、无人机表演等众多科技亮点,但栖云通航带来的 “云纹影实验室” 和无人机互动区,凭借 “可触摸的科学” 属性成为最受欢迎的打卡地。

在 “空气变魔术” 体验区,学生们排队将手掌贴近一台银色仪器 —— 这是栖云通航研发的纹影仪,能把不可见的空气流动、热传导等物理现象转化为清晰的光影纹路。“当无人机飞过,螺旋桨带动的气流会形成漩涡状的阴影,这就是飞机机翼产生升力的原理!” 栖云的工程师一边调整设备,一边讲解道。学生们兴奋地记录下光影变化:“原来物理课上学的‘流体力学’这么直观,以后看飞机再也不是只看个热闹了!”

隔壁的无人机互动区同样人气爆棚:蜂鸟无人机被拆解成模块化组件,学生们在工程师指导下组装模型。“为什么这台无人机只有一个轴却能稳定飞行?” 面对学生的提问,工程师现场演示了共轴双旋翼的动力原理,将抽象的 “空气动力学” 转化为可观察的实验。

不止于玩:把 “航空课堂” 搬进科技节

栖云通航此次带来的科普项目,藏着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深层思考。作为研发团队源自北航、北理等顶尖院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他们将专业技术转化为青少年能懂、能玩、能学的科普内容:

1. 纹影仪:解密飞行背后的 “隐形密码”

这款应用于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的设备,被研发、设计集成后,可以用在教学和科普场景,成为理解航空原理的“钥匙”:学生通过观察手掌散热形成的气流纹路,就能明白无人机悬停时的气流平衡;对比不同形状 “机翼模型” 产生的光影差异,轻松掌握 “升力系数” 的核心逻辑。“这比课本上的公式好懂一百倍!” 延庆二小的科学老师张敏当场申请将设备引入课堂。

2. 无人机拆解课:看懂 “中国智造” 的细节

针对科技节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的目标,栖云特意带来蜂鸟系列的核心组件:轻量化碳纤维机身、标准化载荷接口、激光雷达传感器一一亮相。工程师用 “搭积木” 比喻模块化设计:“一台无人机能换不同‘眼睛’—— 装摄像头就是巡检员,装气体传感器能测环境,这就是技术创新的力量。”

3. 场景化问答:连接课堂与现实

“山区巡检的无人机怕大风怎么办?”“地下管道里没有 GPS,无人机怎么认路?” 面对学生们的 “十万个为什么”,工程师结合栖云的实战案例解答:“蜂鸟共轴双旋翼能抗 7 级风,地下作业靠激光雷达定位,这些技术正在电力、应急等领域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 “从实验室到应用场” 的讲解,让青少年看到科技的实用价值。

长期同行:栖云与延庆的 “航空科普之约”

此次助力科技节,只是栖云通航深耕青少年科普的一个缩影。结合延庆区科技节后续将开展的 “航空季”“科创季” 等四季主题活动,栖云已与区教委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后续将开展 “无人机科普进校园” 系列讲座,覆盖全区 20 所中小学;

•开放企业研发基地参观名额,组织学生观摩无人机从设计到测试的全过程;

•为 “航空季” 竞赛提供技术指导,助力青少年科创项目落地。

“我们希望用专业的技术,为孩子们种下科技的种子。” 栖云通航负责人表示,这与延庆区委教育工委 “将前沿科技融入课堂” 的理念高度契合。科技节现场,不少学生在 “我的航空梦” 留言板上写下心愿:“以后要设计更厉害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