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币,这套于1980年至1986年间发行的流通硬币,因其1元硬币背面印有雄伟的万里长城图案而得名。

作为我国首次以“元”和“角”为单位发行的硬币,它在钱币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其中发行首年——1980年版长城币全套四枚的收藏价值,特别是1元硬币中一个价值差异巨大的版别之谜。

一、1980年长城币角币价值一览
首先,我们来看看1980年版长城币中三枚角币的市场表现。
1980年1角:
发行量:
240万枚流通普品价值:
约30-50元一枚高分评级币:
一枚NGC评级为MS68分的,成交价可达1725元。
1980年2角:
发行量:
248万枚流通普品价值:
约100-180元一枚,是流通角币中的价值高地。高分评级币:
一枚同样为NGCMS68分的,成交价更是达到了3888元!
1980年5角:
发行量:
405万枚(1980年套币中发行量最大)流通普品价值:
约40-75元一枚高分评级币:
一枚NGCMS67分的,成交价为1497元。
二、1980年1元——“有砖”与“无砖”的价值之谜
作为1980年长城币中的“龙头”,1元硬币不仅发行量最少,其收藏价值也最为复杂和有趣,关键就在于“有砖”与“无砖”这两大版别的区分。
基础价值:
发行量:
177万枚(1980年套币中发行量最少)流通普品价值:
即便普通流通品,价格也能达到250-350元左右。“有砖”与“无砖”的版别特征:这个版别差异,指的是1元硬币背面长城城墙的细节。
“有砖版”:
铸造工艺更为精细,可以清晰地看到长城墙体上有一块一块细分的砖头纹路。
“无砖版”:
属于早期铸造的版本,其长城墙体表面较为光滑,看不到明显的砖头分界线。
价值天差地别:由于“无砖版”属于早期版本,铸造和存世相对更少,因此“无砖版”的市场价值显著高于“有砖版”!
在年份、品相分数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仅因版别差异,两者的价格就相差了6倍之多!
一枚“有砖版”的成交价格为1349元。
拍卖实例对比:
在同一场拍卖会中,两枚同为NGC评级66分的1980年1元长城币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1980年长城币作为一套整体,其收藏价值已相当可观。
即便是发行量最大的5角,流通品也已溢价百倍。
而对于收藏者而言,最需要注意的就是1980年1元硬币。如果您手中有这样一枚硬币,一定要仔细观察其背面的长城图案,辨别它究竟是“有砖版”还是“无砖版”。
这一细节,将直接决定其价值几何。
一个小小的版别差异,可能就是数千元乃至上万元的差距。这正是钱币收藏中“细节决定价值”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