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2日,韩国国民议会的外交和贸易委员会,正在就疫苗认证问题,各代表之间进行意见交换。此次议题的核心是:从7月1日起,如果你从中国打完疫苗来韩国,可以免除隔离,但是如果你从韩国打完疫苗去中国,你仍要自我隔离。

当然,这一政策实施是有条件的。
韩国发布《境外接种人员出入境管理制度重组方案》中解释如下:
- 7月1日起,已完成境外疫苗(必须是WHO认证的疫苗)接种的人员申请免检疫的,对于从未发生病毒突变的国家入境的人员,如重要商业目的、学术、人道主义等,将按免检标准进行审查。
- 此外,海外公民等在探望居住在韩国的直系亲属(配偶、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时,也可免于隔离。

然而此事一出,在韩国掀起轩然大波,不少网友发表言论说接受不了。
首先,韩国认为中国目前两款疫苗的防护效力太低。韩国SBS记者引援了纽约时报等媒体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专家的言论,来进行举证。称从智利、巴林、蒙古和塞舌尔等国家注射中国疫苗后,疫情传染情况并未好转。《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以色列每百万人每天的新增病例数为4.95。另一方面,在塞舌尔,大部分疫苗接种都是用国药控股的疫苗进行的,每百万人每天的新增病例数达到716例。

其中,香港大学的病毒专家董岩金教授(音译),说:“如果已经注射了足够多的疫苗,这种传播模式就不应该出现。中国有责任解决这种情况。”

据SBS北京记者金智成报道,中国通过韩国驻华大使馆提出“疫苗相互认证”。目的是保证中韩两国接种疫苗的人员相互自由旅行,包括“签证签发”和“入境许可”,但“隔离豁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中国仍然只对那些从中国接种疫苗的人给予这种承认。中方提出这一建议的意图是什么?真实意图被解读为“韩国应尽快引进中国疫苗”。

国际上,在国与国之间的事务中,互惠[ reciprocity ]是外交的基本原则。双方在政治、经济等关系中交换利益或同等价值的待遇,都是基于互惠和平等的。所以韩国民众觉得“不公平”。
整件事情中,包含了舆论话语权的争论(我们处于下风)、包括了医学科技的话语权、也包括了舆论舆情的PK,这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我们要清楚一件事,如果全球不合作起来共同抗击疫情,那么病毒也许真的就在常态化、变异突变这条路上一去不回头了。
谢谢你阅读本文,【首尔嫁到长春】将给大家带来更多海内外资讯信息,欢迎点赞、留言、转发及关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