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特种沥青成功铺装“世界第一高桥”,中国石油打造桥梁工程新标杆

2025年9月28日,贵州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这座桥面距水面625米、主跨1420米的超级工程,刷新了世界最高

2025年9月28日,贵州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这座桥面距水面625米、主跨1420米的超级工程,刷新了世界最高桥纪录,同时成为山区峡谷最大跨径桥梁。

在这座“双世界第一”大桥的建设中,中国石油燃料油公司联合云南石化公司研发的钢桥面特种沥青技术成功应用于桥面铺装环节,标志着中国石油在高端特种沥青材料领域实现新突破。

625米垂直高度,1420米主跨,在贵州群山之巅,花江峡谷大桥的钢桥面上,中国石油特种沥青技术正迎接世界级考验。

01 世界第一高桥的极致挑战

花江峡谷大桥位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全长2890米,横跨被称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这里地形险峻,地质构造复杂,峡谷风力瞬时可达14级,湿度温度变化莫测。

面对如此恶劣环境,大桥对铺装材料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钢桥面铺装是大桥建设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花江峡谷大桥作为世界级工程,需要沥青材料能够在极端气候条件和重载交通下保持稳定性能。传统沥青材料难以满足这些要求,需要专门的高性能特种沥青。

这类沥青必须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老化性和疲劳耐久性,才能确保大桥在长期使用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花江峡谷大桥的桥面铺装工程因而成为检验特种沥青技术水平的试金石。

02 中国石油特种沥青的技术突破

为满足花江峡谷大桥的特殊需求,中国石油燃料油公司研发团队以云南石化基质沥青为基础材料,以自研专用复合改性剂为核心,开展了长达数月的技术攻关。

团队历经数十次配方优化与性能验证,最终形成了GA-10浇注式改性沥青和SMA-10用高弹改性沥青的精准配方方案。

这些特种沥青产品具有一系列卓越性能:高黏高弹特性能够承受大桥在强风、温差等环境下的形变应力;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可抵抗夏季极端高温下的车辙变形;强大的低温抗裂性能确保在严寒冬季不会产生裂缝。

中国石油钢桥面特种沥青技术制备的混合料施工和易性良好,摊铺碾压后路面平整密实,特别是高弹改性沥青,其柔韧性、黏弹性极佳,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此次项目共使用高弹改性沥青145吨、浇注式改性沥青193吨。这些特种沥青的成功应用,为中国石油在超高难度桥梁工程领域的市场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03 全链条保障与未来展望

中国石油在花江峡谷大桥项目中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材料技术本身,更在于其构建的全链条保障体系。

从研发、生产到运输和现场服务,中国石油各相关单位高效协同:燃料油公司负责研发与销售,辽河石化等企业负责生产,昆仑物流提供专业物流保障。这种“自研技术+现场服务”的创新模式,确保了特种沥青产品在施工现场的高质量应用。

中国石油将“特色沥青”作为炼化新材料领域的十大“产品巨人”之一,全面推动“减油增特”和产销研高效协同。2023年1至7月,昆仑特色沥青产品销量已达50万吨。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石油已研发并形成15种技术领先的特种沥青产品,包括防水沥青、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机场道面沥青等,相关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20余项、授权专利100余件。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可靠的产品质量,昆仑沥青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国家级重大工程,如广州明珠湾大桥、云南红河特大桥等。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标性建筑明珠湾大桥中,昆仑沥青的高温性能参数甚至超过了港珠澳大桥的技术指标。

随着花江峡谷大桥的通车,贵州的“世界桥梁博物馆”再添新成员。中国石油特种沥青技术在这一世界级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特种沥青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广州明珠湾大桥到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从高温性能超越港珠澳大桥指标到攻克峡谷强风世界级难题,中国石油特种沥青技术正持续为我国交通建设贡献石油力量。

未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石油特种沥青技术还将在更多“超级工程”中展现其价值。